国内统一刊号CN11-0807/(G)
 
快速转跳至
内容检索
 
栏目推荐
  本期关注 学习资讯
  特别报道 春华秋实
  要闻速览 教师风采
  迎考专刊 特稿
 
联系电话:010-68182533
学生热线:010-68182511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技术支持
 
祝贺《中国电大报》电子版开通!
2007年6月20日  第7期(总第85期)
   
副刊>>域外一瞥
古老与现代

作者:晓 未  2007年6月20日第7期8版 总第85期
 
  秋天一个周末,和女儿一起逛街回来,为抄近道,走进一条小胡同,胡同里的静谧,一下子抹去商业街的喧嚣。斜斜的夕阳下,看着各式各样的院门,和院门影碑后隐隐露出的生活人家,真是有趣。女儿提议说:咱们假期来拍组北京胡同门的照片好不好?我欣然点头。可没想到话说了不到一个月,再从这里经过时,发现胡同已被拆掉了。我站在废墟上唏嘘感叹:“拆得也太快了”。身旁一个工人却一脸豪迈地说,“迎奥运嘛,就得争分夺秒!”我一时无语可对,回家打电话给女儿,女儿在电话的那端急得肝肠欲断。我嘴上安慰她说没关系还有别的胡同呐,可心里也像丢了件宝贝似的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我们的好事总要伴随着无奈呢。
  于是我想起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天,在英国房东的客厅里看完申奥的电视实况转播的情景。记得那天我兴奋地对房东说,2008年到北京去看奥运会吧。房东摇摇头说,到那时候去看北京就晚了。接着她就打电话给朋友,商量把原定去中国旅游的计划提前了两年。我当时还被弄得一头雾水,现在才明白,原来他们是怕兴建奥运设施把北京的古老韵味给改造没了,怕他们梦中的那个神秘的东方古城被所谓现代都市文明给扼杀了。
  古老与现代真的不能共存吗?我既不是城市学家,又不懂建筑,但确实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在我们这个“尊老”的民族,这些年对房子却有着明显的“喜新厌旧”。在北京,身边找不出几个人能为自己住在胡同的老旧危房子里特感自豪和骄傲的,可是在英国却能看到,为能住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农场主仓库改造的房子里而自豪的人。而且,这样的人还常常招来别人的羡慕,不光是私人住宅如此,公共设施也一样。比如,伦敦南部的一个小镇火车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英国人不厌恶它的老态,只是增加一台电子自动售票机,就巧妙地把古老与现代结合在一起了。游人既能享受到现代自助服务的便捷,又可以领略到老车站建筑展示出的古风古韵。真是很惬意的事。

返回“副刊”首页


中国电大报 2005-2006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教育网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