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统一刊号CN11-0807/(G) |
|
|
|
|
|
|
|
|
|
|
|
|
|
 |
|
 |
2007年6月20日
第7期(总第85期) |
|
|
|
 |
|
|
|
读书与买书 连载⑦ |
|
|
作者:北京电大东城分校 史晢
2007年6月20日第7期8版
总第85期
|
|
版本常识按类别可大致分为:刻本、活字本、影印本、拓本、写本、批校本,你可以看毛春翔著的《古籍版本常谈》、钱基博著的《版本通义》等,毛春翔总结了前人对版本学的表述,对其研究范围作了精辟的概括:“版本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举凡写本、历代刊本、历代传录本、批校本、稿本、以及每一书的雕版源流、传抄源流、孰为善本、孰为劣本、孰为原刻、孰为翻刻,以至印纸墨色、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式行款、装潢式样等等,都在版本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见《古籍版本常谈》)。什么又叫善本呢?他接着解释说:“归结一句话:凡书籍必须精加雠校,方为‘善本’;否则便是‘俗本’、‘劣本’。”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钱塘丁氏(丁申、丁丙)在《善本书室藏书志》中曾把善本归纳为:“一曰旧刻”、“二曰精本”、“三曰旧抄”、“四曰旧校”。清末张之洞将善本归纳为:“一曰足本”、“二曰精本”、“三曰旧本”。前者从藏书角度阐述,后者从读书角度阐述。 最具权威的是国家制定的《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收录标准和范围》,将善本标准定义为:“三性九条”,这里不作赘叙,网上查找即可。总之,这方面的知识深奥的多,你要多学多问,收藏免不了要交学费,一时走眼,损失惨重的例子不胜枚举。
返回“副刊”首页
|
 |
中国电大报 2005-2006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教育网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