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江苏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了江苏“十一五”发展的四个“优先”,即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他指出,“四优先”的发展方针,是科学发展观在江苏的具体化,也是江苏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的鲜明导向。江苏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但城乡居民富裕程度与之还不够相称;江苏科教力量在全国领先,但自主创新优势还不够明显;江苏环境承载能力十分脆弱,但承受的工业污染相当集中;江苏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全国最低,但又是个生产资源消耗大省。实行“四优先”方针,对于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它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力引导,贯彻始终,更需要全省人民凝聚共识,自觉实践,合力行动。
我在这次省政协会议小组发言的时候提出,坚持节约优先,从宏观上说,必须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任务,必须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低耗型产业和产品,既讲产量和产值,更讲质量和效益,以尽可能少的物质消耗,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必须借助资源能源约束的倒逼机制,促进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加快形成,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以集约发展达到节约效果。另外,从微观上说,更必须从我们自己生活的小事情做起。例如,我们会议上的各种文件,从会议的议程到会议代表的住宿房间表,从会议的简报到每天会议具体安排的通知,就可以发到小组而没有必要人手一份。据说,泰国总理他信就任以后,就停止了议会的所有纸质文件,用一个笔记本电脑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仅仅这个改革,就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其实,许多问题都不是我们的认识问题,也不是我们的能力问题,而是我们的决心问题,也是具体的制度建设和执行问题。例如,政府的公务宴请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要发文件予以制止,但是每年还是照吃不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年的接待费开支3000亿元人民币!3000亿元,我们可以干多少事情,盖多少学校,救多少穷人!还有报道说,在一个经济薄弱,拖欠交通、城建工程款高达1亿多元的贫困县,有关人员在一次公务宴请中竟然一桌花了8814元人民币!有老百姓讽刺说: “公务接待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公务宴请已经成为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现象。有人通过对一个县的抽样调查发现,其实,公务宴请相当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公务活动和上级来人,其中“同城宴请”占40%以上: 一是单位互请,即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办理正常公务时互请,还美其名曰“联络感情”。二是无客自请,单位之间和单位内部没有任何公务,只是为了众人一起“打牙祭”。三是私客公请,不属于正常公务接待的同学会、同乡会、朋友会,甚至家庭聚会等,也冠以公务接待费之名报销费用。
为什么我们那么强有力的政府,就没有办法管住一张嘴巴?为什么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规定基本的接待费用?我们经常会遇到国外的政府以各种理由谢绝我们的邀请,或者婉拒我们庞大的访问团,其中真正的原因往往是没有接待的财政预算。我们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招待费用难道就可以随意膨胀增加?除了财政公开、监督机制,我们的政府和官员还缺乏公务员意识。政府花的钱来自纳税人,政府的一切公务开销花的都不是自己兜里的钱,不能用于个人随意吃喝。这一点在许多国家都是分得非常清晰的,因此他们的公务员打电话要分清公私,用车要分清公私,吃饭自然更要分清公请还是私请了。倘若政府的钱可以任意用于个人或小集体的开支,那政府的社会公器作用就会丧失。
我们也经常听到,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干部经常自己招待来访的客人甚至上级领导,自己带干粮下乡。这样的事情今天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我还是要问: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过去能做到的,今天为什么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