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络学院 | 远教厂商 | 培训考察 | 资源中心 | 市场研究 | 行业媒体 | 国际远教 | 网上书城 | 杂志订阅
远教沙龙 | 群英会 | 案例分析 | 名家评论 | 人物专访 | 人才中心 | 专家专栏 | 2006 历届大会:05'04'03'02' | 网友投稿 | BBS
姓名:朱永新
单位:苏州市
职位:苏州市副市长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发表论文
大学能否转制?
从延安教育看西部教育问题
呼吁建立“国家教育研究院”
在网络上成长
文化的力量
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我是如何认识民进的
苏州是如何出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
节约: 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体育运动与意志锻炼
破解素质教育的症结
申办“机器人世界杯”
让孤独的心不再孤独
在德国感受职业教育
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文化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在德国感受职业教育

  访问德国的最后一站汉堡,我们在眼镜店亲自体验了德国的职业教育。

  眼镜店的每一个人分工都非常明确,决不越俎代庖。技术问题是由专业技师来做的,其他人再空也决不插手。检查视力的过程仅验光就花了近20分钟,然后技师用不同的眼镜片反复调试并比较多次调试的结果才最后确定。为了防止镜片与镜框的偏差,技师为每一个人专门拍照保存档案。最后,技师又坚持要把镜架留下,他说,最后的装配是关键的技术,必须根据我们拍照的资料进行调试。

  离开眼镜店,我们一行都赞叹不已。陪同的王先生说,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功劳。目前,德国大约只有30%左右的适龄青年上大学,那些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中70%的学生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企业(包括各类行政部门与社会机构)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在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以前,学生必须与某一企业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培训内容及双方义务等,接着在为期3年左右的职业培训中,他们每周约有3-4天在企业里作为“学徒”受训,余下1-2天则到职业学校作为学生上理论课及一些文化课。德国几乎所有的职业岗位,都要经过这样的训练,眼镜店的技师也不例外。

  说到“双元制”职业培训,就要谈到德国的教育体制。德国是联邦制国家,由十六个州组成,各州在文化教育领域享有比较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联邦虽然设立教育部,但其职责主要是管理高等教育原则问题和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及科研和学习资助等。为保证全国教育的统一性,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各州以及各州与联邦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方面的合作。

  德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学前教育是非强迫性的。幼儿园有多种办学机构,如社区和个人等。幼儿园不分大中小班,不同年龄的儿童混成一班上课。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一般有四个年级。主要课程有阅读、写作、算术、艺术、音乐、体育等。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有外语课,以英语为主。另外还有德育、计算机教育、技术教育、体育、环保与健康教育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方面内容的教育。多数州的小学毕业生,在四年后根据学生本人成绩由小学教师建议,分流到不同类型的中学学习。

  在中学阶段,一般把五、六年级作为试读阶段,在读完六年级后,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再作一次调整。中等教育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初中阶段教育包括三类不同中学: 1)普通中学,主要接受的是双轨制职业教育(双元制),成为技术工人;(2)实科中学,学生有资格进入各种全日制职业教育学校,成为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3)文理中学,主要是为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做准备。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是实施普通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

  在高中教育基础之上实施的师傅培训和技术员教育属于继续教育阶段,国家不承认其高等教育学历,但根据国际标准可被划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德国没有全国或全州的高校入学考试,13年制或相当13年制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在毕业的同时即获得普通大学入学资格。按各州达成的协议,高校有义务接受所有取得这一资格的年轻人上大学。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有上大学的机会,但必须在职校毕业后再上一年的职业高级学校,以获得应用技术专业学院的入学资格。如今,应用技术专业学院以其学制短、学习内容实用性强以及就业方便等特点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此就读。

  陪同王先生说,德国的高考竞争远远不如国内激烈。因为第一,经过“双元制”职业训练的学生就业非常容易,甚至在学校早就被“预定”了,大学生的就业就比较困难一些;第二,参加文理高中的学习是非常紧张而痛苦的,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差,会非常不适应。所以,父母往往会根据老师的建议和孩子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学校。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