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网络学院│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 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 02'│ 网友投稿
姓名:韩圣日
单位:全宁教育集团
职位:全宁教育集团总裁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发表论文
质量与道德
网络教育的成功之道
投资还是投机?
理智与情感
为何必须学习科学发展观
为何用网络教育组织学习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质量与道德

  其实原本不想过早讨论这个主题的,因为对国人日渐脆弱的心理而言,这个主题实在沉重。

  119,参加完2006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夜里11点回到公司。看到课件制作部门的全体员工都在加班,其中还有两个是从会展现场赶回公司的。其时,风也正高,月也正黑,而独办公室灯火通明。

  想起了一年以前同样的夜里,公司的10多个开发人员挤在不足30平米的房间中挑灯夜战。那一天,公司全体员工都收到了一封邮件。那是一封介绍已故支教老人白芳礼的邮件。一位老人、一辆三轮车、35万元捐款、300多名贫困学生;曾经有人计算过,18年间,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一个不识字的老人,以74岁高龄为起点,18年的艰辛,能留给整个中国教育行业的是否只有这些?而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我绝不敢讲这仅仅是道德。

  只是,自那时起,所有的全宁人都开始了自己的思考。除了工作,身处教育培训行业的我们还能多做一些什么?那些怀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念追逐私欲的人,是否能够理解、体会到老人那种高尚的快乐与幸福?一些哀叹自己并非没有为善之心只是没有为善之力的人,是否也该想想,我们难道不比白芳礼老人富裕,我们难道不比白芳礼老人强壮?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商业化泛滥的时代,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什么?

  我想如果一定要用一种标准来衡量行业的道德水平,那只有质量。20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时常有落后于时代的错觉。而在这种获取物质与尊从道德的搏弈中,我们早已习惯了看不清真假。奶粉可以是假的,鸡蛋也可以是假的;烟酒是假的,米面也是假的;医药是假的,文凭也是假的……以至于很多成功人士,都以由造假进而开始造真为荣;以至于很多善良百姓,都无奈以被迫造假而苟延残喘。

  记得1999年第一次创业之前,朋友曾告诫我,在中国创业,非胆大心黑走捷径而不能成功,而等成功之后,自然会有办法漂白历史。当时正值年少激昂,确不以为然。教育不该教人投机,怎可去卖学历;教育不是教人作弊,怎可去卖应试?而8年之后,我们整个远程教育产业的产品与当年如出一辙且乏善可陈的时候,确实心寒——道德与成就似乎天生就是矛盾的。

  在讲道德的时候,我总喜欢把“道”与“德”分开来看。道是方法,是力量,是通路。而德,是一个人的品行。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我们看到的总是,有道而无德,或是有德而无道。恐怕白芳礼老人是没什么道的,否则他不需要18年一脚一脚地踩出70万公里;否则他不会忍饥挨饿夏热冬冷地开办失败的支教公司;否则他更不会在临终前说出,“要是有来世,还将蹬三轮为年轻后生们播撒自己的爱心”这样质朴得让人难过的话语。

而在这样一个堪称厚德载物的老人在挣扎痛苦的时候,所谓的有道之人在做什么?是在兜售文凭而牟利?是在利用政治和法律的空隙去投机?还是在鼓吹留洋海外寻觅人间天堂?在卖弄伎俩应对考试?甚至是融资上市笑傲江湖?

  尽管,公平地说,对任何一个新的产业,由逐利至逐名,最后回归质量,似乎是一条天然的路。没有资本的力量,没有机遇的偶降,对任何一个小公司而言,都是难以生存,更难苛求质量的。但如同1984年的海尔砸冰箱最终砸出一个世界品牌一样,任何企业,真正的成长,先要过自己的良心。

  假烟假酒让人深恶痛绝,假医假药让人终生残疾,而假教育假培训,会毁掉一个本应伟大的民族。等到那时,到处都是高分低能的毕业生;等到那时,全世界人都会视中国人为造假的鼻祖;等到那时,人手一张充分贬值的文凭;等到那时,没有人会相信真实的存在。

  如果选择只有一个行业没有造假,我宁愿它是教育而非医疗。希望现在还不算太晚。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