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教育可以比做一块大蛋糕,不少人总想从这块蛋糕中切分一块以获取利益。
中国教育市场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期,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为教育市场和培训市场带来了众多的商机。再加上进入WTO后,教育服务市场对外开放,国外、境外的教育服务及培训机构青睐中国。许多大型著名的教育机构,如美国阿波罗集团、美国K-12集团、美国修文公司、新加坡英华美教育集团、印度APTECH集团以及加拿大、英国、韩国等国的教育机构或进军中国,或加快扩大规模的步伐。
于是在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的私营教育培训机构,而且实行的都是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这些私营教育培训机构应该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可以说,由于老百姓具有这方面的需求,并且钱袋里具有准备用于教育支出的费用,同时也因为社会缺少那种公益性的或半公益性的教育培训机构。这些私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为社会、为学习者提供了教育服务,与此同时,当然离不开以营利为目的。其中有的在营利的同时,还在考虑如何使学习者尽可能降低投入的费用。有的则纯粹考虑如何能够获得最大的利润,如何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有某个教育培训机构想融资,投资者则会公开说明,他们关心的是能够“一元钱进去,五元钱出来”,希望的是 “二千万的投入,能够有五百万的利润”。这就是如何能赚到更多钱的教育商业模式,使许多人开了眼界,也令许多人思想上更加糊涂。
中国培训市场之所以红火,主要是由于需求,例如再就业、岗位转换、升职晋级等;又例如对短缺人才的需求,如高级专业技工的匮乏等。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诞生出不少新职业和新职位: 如金融人才中的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特许财富管理师、信息主管、投资主管等;如市场总监;如IT行业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咨询人员、IC集成电路行业的人员;如物流行业的人员;如专业化传媒人员;如游戏专业人员等等。
同时也应该承认其中不少人才的匮乏,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力和高等学校的弊端所导致的。比如某个教育培训机构专门经营大学生就业教育培训,已经办了两个年头,主要的营销对象是重点高校。其所从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包括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能力、职业形象测评、就业专业咨询、就业中介服务、提供就业机会等,当然其培训和咨询都是要收费的。按说这家公司所做的部分事情,原本就应该是高等学校的本职工作。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建立大学生就业培训服务体系,难道不是每所高校都应该去做的吗?是因为那些重点高校不去做,还是因为那些重点高校做不好,使得这家公司有了这方面的市场?
由此联想到2006年8月,27岁的某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3年后,又到中专花两年时间想学习一门技术,由此引发了各种议论。有人说: 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炉再造”重新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是很正常的事。有人说: 这个学生很聪明,是走对了路。有人说: 这并不能说明大学教育的失败。有人说: 大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将是个趋势,是终身教育的体现。如果这事件仅是极少数的特例,那也没有什么,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的。如果这些言论出于不懂教育的人之口,那也罢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是官员、专家认定是我国大学教育后的必然趋势,认定这就是终身教育的体现,那就既可怕又危险了。恐怕需要开展讨论并弄明白,大学应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回炉再造”生,回炉再培训是不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后的正常现象和必然趋势,要弄懂究竟什么是终身教育,以防止瞎引导和乱指挥。 不管怎样,那些把获取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的培训公司,肯定都会兴高采烈地盼望着,大学把毕业生全都培养成需要重新回炉再造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