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网络学院│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 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 02'│ 网友投稿
发表论文
特种部队
放下身段
边缘地带
特色危机
诚信缺失
思想支撑
重中之重
关键时刻
接受检验
打造品牌
永载史册
行动指南
坚持创新
国际视野
重视过程
质量意识
开发标准
评估在即
无可回避
教改特区
合作伙伴
共享之难
本领恐慌
再说定位
教育关怀
少些浮躁
理解试点
规范管理
天罗地网
质的提升
寻求突破
研究先行
前沿课题
注重内涵
共享运动
南橘北枳
转型之惑
把握节奏
破解难题
知难而上
买椟还珠
中国学派
见仁见智
狠抓过程
大的难处
鱼与熊掌
不确定性
问题意识
沉下心来
蓄势待发
谁的奶酪
标本兼治
脚踏实地
发展冲动
聚焦质量
巩固成果
动力之源
教学反思
重新洗牌
回归理性
   

 

 

 专家专栏 名家评论
 

 
前沿课题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2004.7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远程教育也不例外,最重要的同样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合格人才,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自然应该是值得关注的“前沿课题”。本刊“学术圆桌”继去年底在广东举办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学术研讨会后,日前又在湖南举行了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模式学术研讨会。本期特稿《关注前沿课题: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便是这次研讨会的综述,希望对读者能有些启示。

  本刊推出“学术圆桌”系列研讨的意图,是倡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以鲜活的实践作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进远程教育发展进程中那些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当前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也许有必要特别强调其实践性。本刊卷首曾谈到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缺乏足够和有效的“思想支撑”,但换个角度看,有人指出我国教育某种程度上是“思想过剩”,对于实践却有种“陌生化效果”,这在远程教育领域也有突出的反映。有专家认为,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所谓“归纳型”到“演绎型”,区别在于前者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后者则是“从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来的,然后用严密的实验证实其有效性”——说到底还是离不开教学实践,都得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模式”离开教学实践便毫无意义,这样说不是要否定或者贬斥“理论”,强调的可能倒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含量”。

  应该说这几年对于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有许多新的创造。当然,那些现在已被迫不及待地推出来的“模式”,大多也许只能算是某种教学设计或者教学策略,甚至只是教学方式及教学安排,所以有认真的学者告诫人们“慎谈‘模式’”。这种提醒看来是有必要的,教学模式探索中还是少些浮躁为好,不过目前似乎也大可不必苛责,要注意的倒是不能走进为“模式”而“模式”的误区。模式的构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有个“渐进”的过程,当前更多地会呈现“形成性”的特点,关键还是要看是否真正有所突破和创新。有个老掉牙的笑话,说某人吃了九张烧饼没饱,吃到第十张时饱了,于是痛悔没从这张饼开始吃,就省下前九张饼了——我们现在可能只是在吃前几张饼,但和第十张饼应该说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还有学生,现在大家都在说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但对学生的研究还是个经常被遗忘的角落。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改变,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恐怕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个需要进行跨学科或者说多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也许我们还可以期待有世界水平的“原创性”成果的出现。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