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清华大学正式宣布,该校继续教育学院将暂停远程成人专升本学历教育招生。有媒体称“此举一出,业界哗然”,惊呼高校远程教育陷入了“转型困局”。其实清华大概在3年前就已经明确,该校的发展战略是建成一个主体两个侧翼的架构,教育培训作为侧翼之一,以远程教育为主,重点是非学历教育培训(本刊2003年4期发表的清华几位学者的文章中对此作了清楚的阐述)。因此业界的反应不像媒体炒作的那般强烈,媒体的特别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或许只是清华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使然。
据报道,清华校方给出的解释是“根据人才培养发展定位”,有关人士则指出其原因是“不要让网络教育砸了清华的牌子”。若就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而言,教育部在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启动时,提出的就是“在试点阶段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举办少量的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后来才基于各种考虑调整为“可以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和学士学位教育,以及研究生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由此看来,清华此举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继2002年教育部决定高校网院停招全日制高中起点普通本专科学生后的又一次“矫正”或者“纠偏”。所不同的是那次停招出自政府的“行政干预”,而清华此举则是学校出于自身定位及品牌等方面考虑的自行调整。所谓“定位”有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不只是开展学历还是非学历教育,清华此举应该有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事实上,不少试点高校近年来采取了不少新的举措,有些举措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或许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整个中国教育现在都处于“转型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像前不久引发议论的“成人教育偏离本义面临转型之痛”,在远程教育领域同样会有突出的反映。而且,“转型”是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个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远程教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充满机遇和挑战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困惑,大可不必惊诧。本刊卷首曾谈及,既然是试点就会有多种可能性,某些方面的探索甚至会遇到比较大的挫折,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试点真正解决一些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较深层次的问题,或者为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当然应该尽可能减少必须支付的“成本”。比如,中国远程教育应该首先关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需求,但这显然是个两难选择,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就是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近日媒体披露的云南省永德县电大考点怪现状便凸现出这个矛盾,有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强力措施。但“震惊”之余,如果因此动摇了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决心,对于远程教育及至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来说,恐怕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