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近提出,高等教育“要将前一阶段高度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并称这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会议强调,要据此认真把握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节奏。所谓“把握节奏”,显然不能只理解为对发展速度或者招生规模的调控,关键还是要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及教学规律,有意识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这对远程教育试点会有什么影响值得研究,但远程教育发展的确也有“把握节奏”的问题,至少同样必须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其健康发展同样应该是这四者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在远程教育试点中也有直接反映,“把握节奏”应该特别重视解决那些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教育部长周济也多次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整个教育工作”。上期发表的南国农教授的文章,称我国远程教育正从快速发展期转到深入发展期,其主要标志是“发展重心有所转移,从重数量的扩大转到重质量的提升”。深入发展路在何方?南国农的答案是“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发展远程教育为人们提供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本来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包括缓解在教育跨越式发展中日趋尖锐的“公平显失的供求结构矛盾”,远程教育很有可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同时,远程教育发展也应该以人为本,应该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的研究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薄弱的。
把握节奏,很重要的是处理好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都说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但人们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兴奋点其实往往在扩大规模。当然,远程教育讲求的是“规模效益”,据报道时下又正在遭遇招生“寒流”,而且试点高校情况各异,如何处理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得从实际出发。但相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对于远程教育更是性命攸关的事,“开放”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成了“放开”,即使规模暂时上去了,又和“饮鸩止渴”何异?本刊上期发表的《中国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现状——基于专业学术期刊的分析》,谈到“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质量保证的研究比例明显下降”。作者对于质量保证研究范畴的界定可能值得商榷,但质量保证的相关研究确实有待加强。质量保证是个系统工程,例如本刊早些时发表的于云秀文章中论及的五大要素(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系统运作),恐怕都是当前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