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远程教育”在网上搜索新闻,发现多半是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报道。对曾是传媒宠儿的高校网络教育及中小学网校,许多传媒似乎已失却了炒作的兴趣。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一定程度上淡出公众的视野,对高校网络教育及中小学网校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但这样的“冷暖”变化,想想还是很有些耐人寻味的。前些时《中国教育报》有篇综述,说中小学网校正处在选择发展方向的路口,“大多数网校陷入到认知迷茫和生存危机当中”。至于高校网络教育,本刊卷首曾引成语“蓄势待发”概括其发展形势特点,并认为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尽可能平和的心态——但也毋庸讳言,确实有许多迹象表明,这锅饭好像也做得有些“夹生”了。
有业内人士主张“在低谷中学会思索”——高校网络教育是否处于所谓“低谷”另当别论,但“学会思索”倒的确很有些现实意义。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启动七八年了,确实有不少进展,但也凸显出许多问题,现在是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候了。或者可以说,我们离试点启动时的预期目标还相当遥远,有些方面甚至像流行歌曲里唱的,“寻寻觅觅我们还是又回到了原点”。比如高校到底为什么要开展网络教育,在实践中似乎还没有找到有足够说服力,而且在相当程度上真正成为各方面共识的理由……教育部去年开始对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目标进行大规模调研,这给试点高校包括电大系统提供了一次“思索”的机会。最重要的,还是各方面都要认真研究一些问题,特别是教育部长周济所说的那些“制约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思路及“路线图”。
国务委员陈至立日前在谈到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时,特别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沉下心来”,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自身的改革比推进教育外部的改革更难”。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从上到下都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写进了规划,这无疑预示着远程教育的广阔发展前景。但目前似有必要适当泼点冷水:整个中国教育体制都正面临历史性的变革,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可能会更加集中地反映到教育领域中来;而“教育自身的改革”也意味着教育内部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有可能更趋激化,远程教育发展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前不久有专家提出,对高校发展规划要有“冷思考”,认为许多高校的发展规划“跳不出形式主义的陷阱和体制话语的圈套”,比如定位,“初衷往往是理性的而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在当前“功利导向为主的潮流之中”,研究远程教育包括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问题,从分析现状到制定规划,各方面恐怕同样有进行一番“冷思考”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