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这个点,在东北农 大网院在全省的10个学习点之中非常特殊。首先,这是当地市委组织部全力支持建设的一个农民培训中心;其次就是因为它所依托的那个职教中心,乃是全部10个点之中唯一的八校合体。

 五大连池学习点承载了多项农村教育职能。
“订单”是怎么上传下达的?
五大连池职教中心向记者介绍的中心向东北农大“下订单”的方式非常具体。如果有农民反映需求上来,比如需要绒山羊养殖的技术,但是没有时间也没钱到城里去请
教,中心就给农大那边去个订单,说明农民的要求,农大就根据这个订单请老师制作好课件,刻成VCD光盘寄回中心,中心马上把光盘发到各村。各村都有组织部门党员电化教育网络的设备,村里就利用这个设备将光盘直接播放给农民看。此外,还由各镇定期不定期在农民中间进行调查,搜集题目,然后集中到学习中心,中心再进行筛选,列出一些需求比较集中的问题,集中发给农大。农大会相应安排比较正式的互动讲座。有讲座时中心就立刻通知下面各镇各村,各村都会派一些代表来参加,听完讲座后再回去传讲。其他愿意参加的农民也都可以来。这种讲座,经常会坐上一两百人。
玉泉乡副书记于喜龙对记者说,2003年9月职教中心开张,第一场讲座,该乡各村村长支部书记都来听讲了,听过的感受是确实大开眼界。回去以后他们一下就组织了40余名养殖大户,前来参加了第二次讲座。此后口口相传,到第三次讲座,就不用干部们组织了,有37名种植养殖大户自发组织前来听课。如此以后,到“村村大学生计划”动员时,该乡一下考上了5名。于喜龙说,乡里对这些“村村大学生”寄予了很高希望。
网络延伸不到村里是个大遗憾
这些乡镇干部们一致认为:如果是专家下来培训,交通、住宿、吃饭等等都要钱;而且下面的居住生活条件毕竟不如城里,有些专家也不愿意跑下来。所以用远程手段,一方面网院那边也省心,另一方面地方也省了接待的费用。而用VCD光盘做课件,可以直接发到村里收看,对播放设备没有特殊要求,比较符合农村实际。而在市里定期不定期的讲座,可以跟专家互动,这与平时的VCD课件也形成了互补,感觉不错。
谈到不足之处,他们表示,还是麻烦了一点:放VCD不“够味”,而来市里听讲又太费周章。还有,网络延伸不到村里,这是个大遗憾。这个遗憾想要弥补可能比较困难。
记者问起网络到村“最后一公里”实施的情况,组织部电教办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如果要把网络都延伸到农民家中,根本不现实。而要延伸到村里,靠政府拨款也不大现实,他们现在正在设想是否可以跟当地网通合作,由网通帮助,把网络通到村里,以后农民再获得各类信息、接受各种培训,就方便太多了。
读一个“村村大学生”合算吗?
五大连池市集中了60名远程教育的“村村大学生”。这些“村村大学生”自己学习的感受如何,而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又如何,记者作了粗略的了解。了解的情况,周围的人们对这种远程手段培养的大学生已经开始逐步接受,其自身学习的精神也很振奋;而在乡镇党委政府这个层次,对他们也是寄予厚望。
1,乡镇领导们的观点:
和平镇党委书记史立新:“说实在的,‘村村大学生’这个大学生,跟国家正规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相比,素质还是差一点。远程教育课堂上,学生毕竟是听的时候多问的时候少。专家教授用视频上课,跟面对面上课,效果肯定不一样。而同样一门课,在学校里可能是八课时十课时,在我们这里可能只有六课时甚至四课时。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把普通大学生和咱这个村村大学生都放到下面来,比干实事,比农业的职业要求,那个大学生大概就比不上咱的村村大学生了。咱这个大学生培养的时候就是面对农村面对实际,就在本地培养。而正规大学生即使到下面来,要他马上进入角色肯定困难得多,何况他们也不一定愿意长期留在咱们这个穷乡僻壤。”建设乡党委副书记王元武说:“技术的传播是暂时的,人才培养是长远的。‘村村大学生’计划的意义在于长远。”
2,村村大学生自己的声音:
新发乡单中然。这是个毕业多年的老高中生,皮肤黝黑。
“村里对我们其实一开始并不认可。农村就是这样,要他们服气,就得做出一些事来让他们看见。比如我家头一年种黄豆,但是黄豆怎么也长不高,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我在这边学习,学到土壤分析的知识,回去取了土样一分析,原来是土壤里缺钾元素。老师给开了方子,回去配了60%的氯化钾和其它溶液施下去。过了一阵再回去看,黄豆明显比旁边地里的高出一头,豆荚也明显大。以前这块地长势差,大家都看见;现在突然好了,他们也都看见了,都来我家问是咋整的。以前我上这个学大家都不以为然,就这件事把村里人都‘镇’住了,我这个远程教育的学生也得到了大家认可。”和平镇林森。文质彬彬,面容秀气,皮肤白皙。他说自己刚刚高中毕业。
“村里周围那些人,毕竟有多年种地的老传统,都习惯于奔着一条老路走。你告诉他怎么做才更好,他们也不听。我现在就希望学成以后自己搞个养殖什么的给他们看。一方面让我那些同学瞧瞧我这个远程教育的学生也不是白念的,另一方面也希望以后能够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周围村里人,让他们的思想和传统习惯能有一些改变。
“当然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以后学出来了也需要村里和乡里给予支持。希望村里乡里能够给我们实际权力,让我们能够说得上话,到村里以后不要让我们仅仅做配角。在产业发展上要为我们创造一些能够充分发挥的平台,在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给我们一些优惠政策,让我们真正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现在对当初没考上大学也不怎么感觉遗憾了。虽然在城里上大学是要光鲜一些,但是我这个大学学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用得上的,离家也近,而且回去能有个着落。何况还给我免了学费。现在感觉值。”建设乡张丽娟。一个漂亮姑娘,肤色也晒成了深色。
“现在感觉就是单调,总是盯着屏幕听讲,时间长了会觉得很烦。而且缺少与教授的直接互动,有些我们学习中心的老师解答不了的问题,与农大那边的教授沟通反馈,速度又比较慢。
“还有,课程设置还是有些问题。比如上疫病防治的课,在这之前根本没有给我们安排过关于动物生理结构的内容,很多知识点理解起来就很费劲,要记住也很困难。希望农大以后能帮我们重新设计一下教学计划,至少是做一些调整。
“再者,实践机会比较少,是感觉比较大的问题。每次农忙放假回家只有很短的时间,要说实践根本来不及,希望学习中心这边能够多给安排一些实践的课时。如果现在实践少,毕业回去以后要马上上手,也比较困难。而且说实话,学完回去以后究竟着落怎么样,我们心里都没底。”
对村村大学生们“心里没底”的反映,和平镇史立新书记作了安抚人心的回答:“我是这么看的。就你们个人来说,回来选不上村长村党委书记,但是村委会副主任是可以由上级直接指派的,你们起码可以有这个机会。你们学成回来,乡里镇里可以直接指派你们当村委会副主任,挂职科技副村长,就让你们专门搞创业示范。如果你们创业试验要贷款,缺几千或万把,这不是问题,镇上完全可以给这个优惠政策。即使试验搞砸了,赔本了,不就是几千块么?没关系,可以再给你机会,给你贷款。再搞失败了,没问题,还可以给你贷。你失败三次,总会成功一次吧?只要成功就够了。这些政策,完全可以给你们。
“退一步讲,即使你们回来暂时在本村没有空缺,乡镇里完全可以启用调控的职能,将你们调动到其它村去任职。再退一步讲,即使你们回来暂时什么职务都安排不上,起码你们有了技术,以后你们家和亲戚家的短期致富是不成问题的。你们富了一样可以带动周围人致富。而出去上正规大学的学生,一般四年学杂费加生活费少说也得四五万块钱,对一般家庭是个沉重的负担。在我们这个地方,经常是出一个大学生就多一户贫困户。而且这些正规大学生毕业之后去向哪里还是问题。即使他们愿意回来做村长,说实话他们也通不过选举。两相比较,我觉得你们这个远程教育的村村大学生要合算得多。
“我说的意思就是,从党委政府的角度讲,肯定会为你们考虑和安排,政策资金什么都不是问题。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学好本领,其它什么都不要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