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珠江三角洲,扑面而来的不只是 湿热的空气、林立的高楼和宽敞的厂房,还有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让人不禁想起这里不仅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外来打工者聚集最多的地方。
珠江三角洲信奉一个真理:只要你有头脑,有能力,肯吃苦,你就可以赢得财富、事业与尊重,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即在于此。
广东北达经贸专修学院:从“北大情结”到“远教专卖店”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每次遇到广东北达经贸专修学院院长徐枢,他都来去匆匆,这回也不例外,前两天刚从国外洽谈生意回来,可吃饭的时候依然电话不断。问这个大忙人,“您都忙什么生意呢?”他的回答吓了记者一跳,电影、电视、动画、烟草、高科技……竟好象赚钱的生意无所不做。
教学中心主任郭慧青老师在一旁笑着解释,“徐院长生意上赚的钱都贴补学习中心了。”
徐院长身材不高,有一对典型的长寿眉,笑起来十分慈祥,当记者得知他的7个直系亲属是北大毕业生,家族中有20多个北大人时,方才了解他那种深入骨髓的北大情结。祖父出自京师大学堂,后到北大新闻系任教,父亲是中文系的,本人数学系,儿子化学系,母亲是北大第一届图书馆系函授生,1965年与他同一年进入北大,母子同进北大,此事在当时十分轰动,曾被广为报道。
珠海市外经贸专修学院: 老牌学习中心借力崛起
只要12%分成,“傻到家”的人却最早开始经营品牌
如果评选老牌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珠海市外经贸专修学院一定榜上有名,因为从1995年成为对外经贸大学函授站,至今已10年有余,而函授正是公认的第一代远程教育。
珠海市外经贸专修学院院长施隆光恐怕是珠海市人缘最好的人,不管走到哪个公共场所都有人向他打招呼,坐珠海航空公司的飞机,经常被航空小姐学员请去头等舱,他从来不敢在大堂吃饭,因为怕学生遇见了为他付账。
2002年当他拿着对外经贸大学远程教育项目,到广东省教育厅规划发展处报批时,12%的天方夜谭般超低的分成比例,连规划发展处都看不过眼了,问他“你办得下去吗?你算成本了吗?”施隆光说:“我们算过。”规划处那位同志更为光火,几乎脱口大骂,“那你不是亏本了吗?”这件事被当作天大的笑话迅速在业内传开,施隆光一直保持沉默,直到正式签约回来,他仍然什么都不说,只是埋头做工作。其实他心里明白,各校给学习中心的分成差异很大,提成越高学习中心的可操作空间越大…
深圳市成人教育中心: 提前实现“电子超市”梦想
这里的场景不像招生现场,倒像是在电信厅交费。
深圳市成人教育中心位于深圳市文化中心区内,文化气息浓厚,毗邻市府二办、市人大,与深圳会堂隔路相望,交通十分便利。走进一层,恍若走进银行或者电信的营业厅,柔和的灯光、宽敞的大堂,擦得发亮的大理石地面照得见人影,靠近门口是一张不时滚动信息的大屏幕,立架上的宣传资料摆放整齐,一个电脑显示屏不停地播放人大网院的宣传片。黑色大理石台面长桌后面招生人员轻声慢语地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整个场景不像招生现场,倒像在电信厅交费。
记者把观感如实告诉深圳市成人教育中心副主任林建宏,出乎意料,他一点儿没有感到自豪,反而一再说这种布局与他脑中构思的样子相差甚远,“我的思路是超市,电子超市。把我们开办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服务:函授、业余大学、网络教育、自学考试都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由选购。”……[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