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所带的2004级秋季教育管理本科班顺利毕业了。回顾过去的两年,我感触颇深,其实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开放班班主任,不能仅仅局限于发发书,课程注册一下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尤其像我们大班(110人),更需要老师的辛勤付出。以下是我近年来担当班主任的一点感悟:
依靠网络资源:人们常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两年来,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课程的学习,我们依靠的主要是网络这棵大树。平时我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在班级主页(学校的一个网页)这一平台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习惯了利用网络畅谈,给我们省切了许多接电话、打电话的苦。现在很难想象没了网络,我们的班级工作该如何顺利展开。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经常有如此感慨:“电大不电,远程不远”。老师与学生的联系靠的是传统方式,我还记得所带的上一届学生,每学期末光寄学生成绩单这项工作,就耗费了很多的时间。现在只要把成绩上传到班级主页,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看。同样的,现在许多学生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及时赶来,因学生要求,授课形式也大多采用网络课堂,这样学生能够不来学校也能听到老师的授课了。网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阴凉”。
注重细节管理 虽然有了先进的网络作为依靠,可是要想管理好班级还远远不够。我接这个班的时候,刚处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于是我就利用学校的短信平台给每个学生都发了短信,祝他们教师节快乐,没想到很多学生给我回了短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学生报到那天,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当然这只是两年来班里发生的及其普通的一件小事。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光老师一个人鞍前马后地跑,既苦了老师,学生也未必会领这个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把工作还原给他们。他们乐意,老师也何尝不希望如此呢?因为是大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把他们分成11个大组,每大组又分成2个小组,由学生推荐组长;再有组长推荐出班长和副班长等职务。无论工作有多忙,每人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班会,为了便于沟通,每次班会两、三个大组参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班级活动。许多学生为了开好班会,向组长献计献策,而组长们也乐此不疲。每次班会各组相互交错。这样两年下来同学之间相互也熟悉起来了,避免了许多成人班级毕业了同学间相互还不认识的弊端。而作为班主任,每次班会后,我都有新的收获,我很欣赏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我对学生说:“你们到电大来求学收获有三个:拿了文凭、学了知识、又交了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善于赏识教育 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我想既然是一名园丁,就要当好护花使者。我们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花园,花园的美丽,需要园丁用心灵的美丽来护持。你欣赏了他人品格的美丽与高贵,他自然就会以等价的行为来回报你的欣赏。在我们班里,无论是校庆时文艺晚会上的精彩表演还是全省电大运动会上的突出表现,都让其他班级刮目相看。毕业会上校领导评价我们班是学校开设此专业以来最好的班级了。我的许多学生愿意与我一道分享他们工作及生活当中的喜和忧。班里有一个学生在乡级中学教书,这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学生,书教得好而且有数篇文章在市里获奖。有一次他打电话给我,心情非常沮丧,说同行排挤他,领导也没重用他。我鼓励他把事情做得最好,即使现在没得到他想要的,也会得到更好的。前不久,这位学生给我来电话,高兴地说被市级一所学校录取了,这所学校面向全市招聘教师,结果他从上百位应聘教师中脱颖而出。
崇尚学高为师 作为教师,良心是底线,读书是本钱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 这让我想起了老鼠与米缸的故事:教师好比老鼠,而拥有的知识却象米缸。对于这只老鼠而言,这大半缸米是上帝在它生命途中放置的一块试金石。如果老鼠不思进取,只图眼前,其代价是它的性命。别看这些学生,年龄与我们相仿甚至还比我们大,好多在单位里还是头头脑脑的,可他们尊重你。我想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于你欣赏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欣赏你。而只有自己不断的进步,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作为一个开放班老师,要教学相长,学高为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对学生而言,教师就如学校的一个窗口,他的形象往往关系着整个学校的形象。许多人就是通过在读的电大生而认识、了解电大的。因此,一个好的班主任无形当中给学校涵养了生源。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我们拥有了真挚的爱心、高尚的品质、优雅的行为和渊博的知识,对学生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