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期刊检索:

 

 

行业媒体首页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6.10
杂志介绍 历期刊物 杂志动态 订阅杂志 杂志投稿 广告服务 广告客户

博视坊扎根心理和营养专业教育
——本刊执行主编与博视坊国际集团总裁雨下博士对话

夏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执行主编(左)
雨 下 博视坊国际集团总裁(右)

  所周知,远程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其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最主要的业务之一。而研究如何发展远程职业培训,首先要了解远程教育目前在职业培训中已经有了哪些进展。事实上,远程教育不但在传统职业培训中崭露头角,在一些新兴职业中也开始萌发。譬如我国的新兴职业——“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师”。据悉,我国每50万人才有1名营养师,素质高,经验丰富,且获得职业资格的中高级营养工作者极度匮乏。同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感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大,对心理咨询师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使相关培训机构捉襟见肘,此时远程培训方式的介入无疑会大大缓解人才紧缺的压力。

  博视坊(www.bsfcn.com)是国际营养师协会、国际心理咨询师联合会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在中国的合作单位,近两年来开展了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师两个培训项目。博视坊的努力有效地扩大了远程职业培训的外延。本刊执行主编特地造访以上项目的创始者——博视坊国际集团(BOSFON INTERNATIONAL GROUP)总裁雨下博士,期望通过深层次采访与对话,了解远程教育在新兴职业培训中的发展和作为。

  创意出于兴趣

  夏巍峰: 博视坊的业务起步于心理咨询师和营养师资格培训,据我们了解,目前这两个职业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博视坊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这些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

  雨下: 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特别重要,我对关注人很有兴趣,所以对这两个领域也就产生了兴趣。我发现心理咨询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开始关注它。然后我发现中国在这方面太薄弱了,比如想在中国做心理医生非常难,连大学的相关专业都很少。当初互联网业还不发达,我就打114查高校电话号码,问他们有没有心理学系,了解他们的授课内容,结果90%的高校没有这个专业,少数有这个专业的高校也并不把临床作为重点,而主要是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也就是说,这个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但是精神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当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精神需求肯定会被重视起来,被提高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这是个趋势。所以我想到把这方面的培训做成一个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一条路,才能发展,这是应该去做的事情,而不能等待某个人某个部门去扭转这个局面。至于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先不要管。

  就这样,2000年我们与中国心理学研究最高学府——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在四川设立了辅导站,率先把这项业务做了起来。之后,又引进了国际认证体系,以便更好地解决心理咨询的人才培养问题。

  营养师培训思路的由来则出于偶然。一次,我看到一篇报道,说营养不合理搭配造成了一些地区人们营养缺乏的严重问题,数据相当触目惊心。这使我想到,营养也非常重要,所以2001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关注营养领域。

  目前,这两个项目总体上进展得都十分顺利,并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效益。

  夏巍峰: 据您了解,我国对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有多大?

  雨下: 以心理咨询师为例,在国外,每3000人便有1名心理咨询师,而我国目前合格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不足2万人。所以心理咨询行业是我国新世纪极具发展潜力、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事业。目前迫在眉睫的事便是合格的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当然,人们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一定要以此为业,对子女教育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及文化修养都有重要意义。

  严格控制培训质量

  夏巍峰: 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博视坊的发展历程吗?

  雨下: 2000年初,博视坊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率先在四川设立辅导站,开展心理学文化传播工作。2002年,博视坊在原辅导站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四川成都奥雅职业培训中心和四川博视心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年后,随着公司业务的迅速增长和实力的增强,为适应占领长江三角洲市场的需要,博视坊在上海成立了公司。2005年初,为了统领全国的业务发展,博视坊将总部迁到了首都北京,并同时成立了博视坊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06年9月,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博视坊在香港正式成立了博视坊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把亚洲总部设在了香港,正式拉开了向国际市场发展的序幕。

  多年来,博视坊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培训道路。2004年,博视坊正式与国际心理咨询师联合会(IPCF)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IPCF在中国的惟一合作单位。通过与IPCF的战略合作,博视坊将国际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机制引入了中国,让学员接受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训练,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藉与IPCF合作积累的丰富经验,2005年初,博视坊又与国际营养师协会(INCA)就合作开展营养师培训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2005年底,博视坊、国际营养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三大机构强强联合,正式在全国启动了“营养师职业资格双认证”培训项目。参加该项目培训的学员,一次考试合格即可同时获得国际国内的双重认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博视坊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主要城市建立了100多家分支机构与合作单位。

  夏巍峰: 目前都是哪些人在学习博视坊的课程?

  雨下: 从学历上来讲,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都有;从职业上看,有政府官员,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医院医生、护士、院长,集团总裁、总经理等。相对来说,白领人士居多,学员整体层次和素质还不错。他们参加学习不完全是为了将来一定要从事这个行业,而主要是对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觉得可能对自己有帮助。以拿证书为目标的只是部分学员的需求,绝大多数学员只是想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大概占到70%左右。

  夏巍峰: 博视坊在培训中如何保证培训质量,保证证书的含金量?

  雨下: 做好营养师工作一般需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经历正规的营养师专业系统培训,和一定时间的实践经验。心理咨询师除需要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人格魅力和生活阅历。前提都是要具有大专学历,这是最低学历要求,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想通过国际认证的考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也是我们的招生标准。为了保证认证质量,我们积极敦促地方合作单位组织专家队伍,在签订合作协议时要求这个机构必须具备5名以上副教授。考试的时候我们还会加派巡考,假如某一个考点出现问题,那么这个合作单位的资格就会被吊销,这就是惩罚。我们从来不怕出现学员考试通不过、影响我们发展的情况,恰恰相反,质量控制越严格,品牌就越过硬。

  此外,任何一个证书的权威性、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都必须依靠其规范化的管理和认证体系。我们将努力在一两年之内使国际注册营养师与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在国内的认证管理体系完全达到国际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

  打造行业一流品牌

  夏巍峰: 博视坊在心理及营养教育领域里,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雨下: 博视坊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远程教学平台,能够随时随地为学员提供优质的网络学习课程。学员不仅能在网上学习课件,而且还能够进行网上咨询、练习测试、专家交流、视频互动等活动。博视坊网络课程中心、专家访谈中心、直播互动中心等让学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即时地学习到最前沿的专业理论,接受业内专家的悉心指导。博视坊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和就业支持系统,能为学员提供实习指导、从业支持和继续教育,并为学员建立网上专业人才库,面向全国用人单位推荐就业。

  更重要的是,博视坊拥有前瞻性的理念、健全的培训与训练机制、一流的师资、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辐射全国的网络平台,能为学员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服务。

  夏巍峰: 博视坊还有一个催眠师的项目,是否已经开始招生了?情况如何?

  雨下: 催眠师、催眠治疗师项目是中美应用心理学院开发的项目,我们和中美应用心理学院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催眠师和催眠治疗师项目目前主要是委托国内另外一家机构在全国运作。目前已开了八九个班,培养了100多位催眠师和催眠治疗师。我们的研究小组现在正在做催眠美容师和催眠按摩师这两个项目的开发。

  夏巍峰: 听说博视坊委托专家编写营养讲师国际教材和心理讲师国际教材,今年9月份还成立了博视坊国际演讲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雨下: 讲师培养和建立自己的讲师团队对博视坊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2005年11月份,我们委托北京的相关培训专家编写营养讲师国际教材和心理讲师国际教材,原定今年3月底交稿,后来又做了些调整,到今年5月底才正式拿到书稿,6月份正式印行。

  目前营养和心理讲师试点班已经在上海正式开班,现在主要是总结经验。讲师班正式在全国推行,可能要到明年3月份了。我们的讲师班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和真正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心理学和营养学讲师出来,不完全是为了盈利,所以我们很注重讲师的培训质量。我们的目标是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培养出上千名心理学和营养学讲师精英人才。

  博视坊国际演讲团是正式注册了的实体机构,成立讲师团的主要目的是想建立一个真正的讲师团队,讲师团的成员分布在全国甚至其他国家,对实现我们在这两个领域的产业计划非常重要。

  夏巍峰: 公司未来在网络教育产业中的定位是什么?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

  雨下: 打造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心理学和营养学网络平台是博视坊永远的目标和专业定位。博视坊主要还是想在营养和心理这两个领域永远做下去,作为产业来做,做深、做专业、做彻底。

  在这两个领域主要做两大块: 一是认证,我们和国际营养师协会、国际心理咨询师联合会目前合作得一直比较好,有很多共同点。网络远程辅导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我们以后在国际营养师和国际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机制和管理上会下功夫,以后要考取国际营养师和国际心理咨询师证书可能比现在更难,因为从持久发展来看,保证认证品质和提高证书含金量相当重要。

  第二块,主要是做心理学和营养学的各种专题教育,主要通过博视坊学习网(www.bsf365.com)这一网络平台来实现,同时衍生出很多课程产品,这块以后是博视坊发展的重点,也是最大的一块。在这方面,国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模式可以借鉴,需要做很多开发与探索工作,相对来说,投入成本比较高,如果能实现我所预见的,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是比较高的,这块目前也是最难做的,所以,我们机构要在这方面下很多功夫,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相信未来的状况一定会非常好。

  “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打造行业一流品牌”,这既是博视坊人矢志不渝的目标,同时也是博视坊寻求发展的动力源泉。

(本刊记者吕瑶/整理徐慧/摄影)

人物印象


理想的力量

本刊记者吕瑶/北京报道


 
  雨下先生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把心理和营养这两个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领域做好做深,能让社会更多的人来关注心理健康和营养健康。
 

  雨下,心理学硕士,DBA(工商管理)博士。2000年前,主要从事报刊专栏主持和编辑记者工作,在此期间接听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6000多人次,接待来访咨询2000多人次,收到全国(含台湾、香港)各地咨询来信8000多封。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发表心理学、纪实特稿等文章100多篇。 2000年开始从事心理学和营养学文化教育传播工作,现为博视坊国际集团(BOSFON)总裁,国际营养师协会(INCA)、国际心理咨询师联合会(IPCF)中国区首席执行官,中美应用心理学院(SAPA)中国执行院长,香港营养科学院执行院长,博视坊学习网、中国营养科学网、中国心理服务网、中国专业人才网CEO。

  初看这段简历,绝对想不到在心理学和营养学领域搞出如此大动静的人,居然最初不是学这两门专业的。雨下先生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在投身心理学文化传播事业之前,是一名出色的记者、编辑,有10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在我印象中,心理学属于理科范畴,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领域,要在这个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是非常不容易的。在雨下先生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到处都是心理学、营养学方面的书籍和专著,这些厚重的家伙无声地回答着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兴趣只能是一句空话。”

  九十年代的时候,心理咨询师培训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的领域,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尚没有涉足这个领域,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想干出点儿名堂又谈何容易?那时从未有过的孤独感是雨下先生最深刻的记忆,仿佛这项未来肯定会蓬勃发展的事业只存在于自己的理想中。

  “这种情形下还要继续梦想吗?没有考虑过将来会怎样吗?”本刊执行主编夏巍峰问。我们几乎都不相信他在追寻梦想的途中没有动摇过。然而他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我不去想不好的结果,会竭尽全力去做,如果实在做不好,我会暂时放弃。我只知道,中国需要心理咨询师,只有把它变成一个职业,做成产业,才能浮出水面。”雨下先生说。

  即使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和心理准备,困难的程度还是超过了他的预期。

  第一次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筹划开办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培训班,就由于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对商业运作的培训班有认识上的不同,黯然下马。

  第一次尝试的失败,没有阻挡住雨下先生前进的步伐,第二次尝试时,雨下先生决定先开办心理测量班,把培训地点选在了成都,并事先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们达成了口头协议。然而就在他紧锣密鼓做广告宣传,组织生源,准备正式开班的时候,心理学会却突然出现置疑培训班的合法性,因为此前跨省市的心理测量培训班从未举办过。心理学会一个电话打到心理研究所,得知心理研究所没有正式给博视坊授权,立刻做出反应,要求博视坊马上停止办班。此时,已骑虎难下的雨下先生犯了牛脾气,冒着各种风险和压力毅然将心理测量班办了起来。

  开班以后,腿脚不方便的他拄着拐杖,冒着大雪来到北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说服相关领导,为刚刚起步的心理测量班争取生存的权利。到北京的时候,天刚亮,他站在中关村太平洋电子城的对面,因为太早,电子城还没有开门,天气非常冷,冻得腿发痛,移动都很困难。好不容易等到八点半上班,才给对方打电话,告诉他们,他到北京了。又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人生地不熟的他才找到地方,可是领导却回避他。雨下先生说,那时他的心情非常落寞。

  等到第二天,已经毫无办法的他对值班人员说: “如果我不负责任的话,我完全可以凭借现有的资料起诉你们。”那时他心里想的,还是要把这个班办下去。

  后来,领导终于接见了他,看到他的情况,领导十分感动,见面第一句话就是: “雨下,你别激动啊。”之后,在这位领导的协调和支持下,他终于拿到了心理测量班的办班资格。

  有了心理测量班的成功举办,接下来又和中科院心理所合作,运作了好几期一年面授学习,一年函授学习的两年制心理咨询与治疗大专班,在和中科院心理所合作举办大专班的过程中,也同样遇到了一些波折,主要是中科院心理所在办班形式上没有先例。万事开头难,雨下先生的热情与诚意最终还是打动了中科院的领导。

  开班初期预计只有20多人报名,结果第一期就来了100人,为了保证培训质量,第一期控制在了84人。由于报名的人太多,紧接着又开了第二期,接下来好几期都是80多人,这些人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和关注热情完全超出了雨下先生最初的预料。

  对于每个人来说,健康是首要的。雨下先生认为对影响健康最大的除心理健康外,营养健康也是极其重要的,他这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把心理和营养这两个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领域做好做深,能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心理健康和营养健康。

  在笔者眼中,雨下先生是个从不后退,永不服输的人,他凭着这股劲儿才走到了今天。

  采访最后,本刊执行主编笑着说: “我想问,您做这项事业是从兴趣开始的,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开始是兴趣,从兴趣了解它,了解之后,就是责任了。”雨下先生回答: “现在我做这两个领域的时候,不完全是一种兴趣,也不完全是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有社会责任在里面。我觉得这是对中国老百姓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应该去关注它。所以,现在有很多企业进入,我反而很高兴,这是好事,说明我当时的想法,在现在看来是有意义的,不是我个人在‘天方夜谭’地幻想。”说到这里,雨下先生笑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90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