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教育部推出了高等远程教育的试点,又拓开了一个新型的教育途径。自1998年至今,历时7年,远程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注册人数已超过了230万,说明它具有旺盛的社会需求,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远程教育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呢?
首先,远程教育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我国在21世纪之初出现了远程教育,并得到大发展,这是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
其次,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它不受时间上的制约,不再必须按时上课,学习者取得了学习的时间自由权;它不受空间上的制约,不再必须到指定地点上课,学习者取得了学习的空间自由权。时间上的灵活和空间上的广阔,给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于工作时间紧张,不能按时到固定地点上课的求学者来说,无疑是开辟了一条方便的学习之路。远程教育缓解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时间压力和空间局限,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所希望的自由选择权。
还有,远程教育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广大的空间释放出来,使宝贵的名校名师教育资源为更广大的人们所享用,既满足了人们渴望到名校学习的需求,又充分发挥出了名牌效应。
正因为远程教育有着如此优势,所以,尽管它在我国出现只有短短几年,但却发展势头旺盛。由此可见,远程教育的推出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应当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远程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远程教育的定位问题。
教育定位是办好各类教育的先决条件。教育的类型有多种多种多样,为什么他们都能存在呢?就是因为他们能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所以各有各的位置。而某种教育类型功能发挥的好坏,取决于他们的定位是否得当。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首先必须明确自己应处于哪一个位置。位置明确了,才能确定自己做什么,应发挥什么样的功能。这样才能将远程教育办好。
那么,远程教育应如何定位呢?我们认为,应当按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定位。
一、现实的定位,在当前,远程教育应当定位于高等学历教育的补充。这种定位,适合我国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是现实的选择,是实事求是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确有了很大的发展,上大学的人数,无论是从总量看,还是从比例看,增长幅度都相当大。但是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不受到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条件、师资力量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尽管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适龄人口毛入学率不到20%,还属于精英教育阶段,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人能上大学,多数人还不能跨入高等学校的大门。我国每万人的大学生比例不足3%,不用说落后于发达国家,就是与某些发展中国家比较也还是落后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连年扩招,现有的大学在校人数膨胀,教室紧张,住宿紧张,教学设备紧张,师资紧张等等,各种教育资源处处紧张。另一方面又是我国大学生比例不足,人才缺乏,许许多多的人想上大学,但是不能满足要求。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足。这种状况短时期内缓解不了。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在今后几年内是难于解决的。在社会上,由于以文凭衡量人才的现象还会延续,人们把改变自己生活轨迹、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大学的途径上,所以求学热十分旺盛,而且只要社会的人才观和用人制度不发生根本变化,这种热就会持续下去。据上海的调查显示,89%的家庭盼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68%的家庭把教育投入放在家庭消费的首位,由此可见社会的求学热情之旺。我们不可能在几年内扩建更多的高校,也不可能在几年内改变人们的人才观念和求学欲望。那么,我们只有寻找发展高等教育的新途径。而远程教育,这种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的高等教育方式,就是解决上述矛盾的较好途径。它应该而且也可以承担起解决教育供需的矛盾,让更多的人们享受高等教育。所以我们说,目前,远程教育的定位应当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即使像美国这样高等教育非常发达的国家,有56%的两年制和四年制的大学都举办远程教育,而且更多的是举办大专类型的远程教育,可见,远程教育即使是在国外,目前也是把它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
教育不应当是理念上的东西,而是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应当离开社会需要空谈教育,不应当从概念到概念的推理来进行教育定位。既然现在社会需要远程教育去圆人们上大学的梦,那么我们就应当把它定位于此。
二、近期的定位。应当定位于高等教育的扩展。即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向高等职业教育扩展。
从社会发展方向看,单纯追求文凭的学习方式,不会是长久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既要看学历,又要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在我国,职业资格教育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许多领域,许多行业已经要求工作者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这使得一个人不光是有文凭就可以胜任某项工作,他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在我国推开。其实,在发达国家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普遍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求职的主要条件。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如金融分析师证书、ACCA证书、保险精算师证书,物流师证书等等具有非常高的求职价值,很受青睐。国外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还要进入高等职业学校重新学习,为的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应当是我们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唯文凭论的弊端,迟早要被既看文凭又看能力的人才观所取代。远程教育应当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尽快步入社会要求的前面,及早调整战略部署,及早向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基本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方向定位。
并非所有的远程教育都获得了成功,国外就有一些远程教育失败的例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为有了名牌效应就可以了,简单地将普通高等教育的内容发布给学生,结果不受学生欢迎。所以,远程教育不能搞简单的学历教育,它必须有所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远程教育的接受对象基本是在职人员,他们的绝大多数是为了提高工作能力而学习的,是出于工作需要而学习的。这就决定了远程教育必然是应用型的教育。目前,远程教育有一个缺陷,就是有学院化的倾向,在教学内容上有套用本科的倾向。这种倾向应当转变。远程教育必须考虑求学者的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命力,任何不能适应需求的教育,最终是没有出路的。既然远程教育的对象已经明确指向在职工作人员,那么,就必须为他们的工作需要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理所应当地办成应用型教育。而主要的应用方向应当是高等职业教育。但是在这里,我们也不赞同远程教育办成象高职学院那样的高职教育。因为高职学院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就业人才,他们更多的是要求获得未来的就业能力。说得通俗一点,高职学院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而参加远程教育的人员是在职人员。他们所要解决的不是就业生存,而是工作能力的提高问题,所以应当比高职教育更加深化,既应当有职业教育的内容,又应当有理论提高的内容。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就是应当以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的教育。这种高等教育的扩展形式才是远程教育的方向。
要搞好上面所说的扩展教育,光靠远程教育学院一家是不行的,必需实行合作教育,也就是说,高校要与人事部门、劳动部门、行业协会联合办教育。共同管理,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共同颁发证书。让学生最终获得的学习成果,既具有学历文凭的价值,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价值。这样远程教育才具有特色,才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才会受到求学者的欢迎。远程教育比课堂教育更具优势的地方,就是它能够更加自由的整合教育资源。所以,实现联合办学,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正是远程教育能够发挥其优势的地方。如果远程教育能将自己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高等教育的功能扩展开来,那么,远程教育就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未来的定位。从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看,远程教育的定位应当是个性化的特色教育,就是满足人的个性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超前于社会经济,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在工业化时代,生产是大规模、统一标准化生产,因此,教育也是大课堂、统一标准化教学。然而现在,市场经济是多样化、个性化的生产方式,因此,教育也要适应个性需要,实行个性化教育。特别是我国要走向创新社会,那么教育也就必须能够培养创新人才,这就需要个性化的特色教育。
所谓个性化特色教育,就是为教育对象提供极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供受教育者在广阔的领域内,甚至跨学科、跨行业地学习,形成个性化学习。当然,这种学习不是像上网一样任意浏览,而是进行有序的专业编排,设计合理的学分结构,供学习者选择。目的是让学习者有更多的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培养特色人才。
个性化特色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有丰富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大量的课件。二是进行交互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够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进行网上讨论、电子邮件交流、BBS交流、可视可听可说的交流等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实际上,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方式恰恰是远程教育。试想一下,还有那种方式比远程教育更具有灵活性呢?更具有学习自由度呢?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远程教育的这种优势办出具有个性化的特色教育呢?
自然,这种教育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要准备大量的课件,就要有充足的资金。要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教学,就要有较高的技术支持。解决这些难题的出路,可以考虑以下方式。一是实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争取企业资金,同时为企业服务。二是实行各院校联合举办远程教育,用合力打造远程教育。三是依靠技术进步提升远程教育技术。如果我们把收音机、电视机、打印机等作为远程教育的开始,那么现在,不是已经进入高宽带的网络教育了吗?可以预见,未来的技术进步,是能为我们个性化教育的构想提供条件的。
如果远程教育能够走向个性化的特色教育阶段,那么,远程教育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倍受欢迎的教育类型。
以上是我中心对远程教育定位的一些浅见,仅供交流之用。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