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农业新品种的孕育无不来自于“试验田”里的成功试验。《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2000)》在总结四十年来我国教育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必须坚持教育的改革、开放。明确指出凡届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应先经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笔者权且把今天67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进行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领域比喻成“试验田”,站在“试验田”里一名普通耕耘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以期对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尽一点责任。
一、 现代远程教育“试验田”的出现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 1998年12月24日)中提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该计划明确了“教育部对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行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制订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该计划还确定了为了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继续教育基地。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向各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
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3月25日,教育部批准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四所高等院校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至此,现代远程教育“试验田”在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正式出现。
截止到目前,先后有67家高校陆续被教育部授权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
显然,现代远程教育“试验田”是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的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程,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作为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而出现的。
二、“试验田”里的初期实验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初期试验时值“十五”期间,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各试点高校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伞”下各显神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试验。
初期试验集中涉及到如下方面:
1. 教育形式
从教育形式上看,绝大多数高校以学历教育为主,学历教育“很火”,相比之下非学历培训难于找到突破口。在非学历培训方面,只有清华大学等极少数高校依靠其国内顶尖学校名牌优势很快从学历教育成功转向非学历培训项目。
2. 传输手段
从传输手段上,在以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视教育之外,又应用了强大的网络传输手段。各试点高校或与校企合作、或依托专业网络公司获得网络技术力量的支持,自行或联合开发网上教学、管理平台,在实际需求的“步步紧逼”下,多媒体教学和现代化管理系统日臻完善。
3. 考试模式
在传统课堂考试模式基础上,多采取网上、网下考试相结合的模式。考核的环节涉及了网络课堂学习、网上答疑活动、网上测验与作业等各个环节。
4. 从教学手段
绝大部分技术力量强的试点高校采取了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手段,主办院校通过网络牢牢握紧教学主导权,以网络课件为主实现教育资源在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远程教育学员范围内的共享。为方便学员学习,也为满足学员在多年传统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以书本为主的学习习惯,各高校还普遍向学员发放与网路课件配套的光盘及辅助教材。
当然,初期的试验包括的方面很多,难以一一列举。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试点院校的试验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采取的是慎重的、甚至是比较保守的做法。
三、“实验田”里的初期实验成果和实验教训
各试点高校在试验初期,在教育部的指导、监控下,还是能够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不断试验,不断总结,初期的试验成果十分显著,十分喜人。
1. 一大批无缘上大学或想在大学继续更新知识的学员参加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
现代远程教育给广大的因各种原因没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员提供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同时由于网络大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解决了广大在职人员因忙于工作,没有整块时间进行学习提高、更新知识的实际困难,也使得大批在职人员欢欣鼓舞地加入到了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行列中来。所有这些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与网院一同摸索,为网院的发展提供了第一手实践材料,他们在学习中,知识水平、业务技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绝大多数学员通过学习获得了文凭。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67所开展网络教育的高校总规模超过300万人,绝大部分是学历教育。
2. 一大批远程教育网路课件呈现在人们眼前
现代远程教育为远程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园地,各试点高校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可拆分的、易整合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众多的网络课件不乏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的精品课件。各校开发的网络课件几乎囊括了农、林、经济、金融、贸易等社会所需的方方面面的知识。
3. 一大批学者、教师开始专注于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
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建设是省市教育厅、试点高校的普遍共识。一大批学者开始注重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一流的大学教师加盟到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的行列。对远程教育,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外行到内行,从集体辅导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积极遵行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律,摸索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规律的精髓。
4. 一大批高等院校网络教育学院及其校外学习中心具备了完备的现代化的传输工具
在现代远程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作用不可低估。各试点高校在牢牢控制教学权的同时,将课程辅导和教学管理工作下放给远程教育学习中心,依托校外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实现主办院校与学习中心教学和管理的一体化。各试点高校所属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在主办院校的要求与因生存直接带来的自觉意识的觉醒下,下大力花重金完善现代化的、适应网络教与学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坚实技术大厦。在教学实践中,在教师和学生间发挥着它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1.教与学时空分离带来的教无针对性,学无氛围的问题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还是比较欠缺。由此带来教师可能不能确切地得知学生们的需求,或因学生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不容易使教师正确把握学生需要的脉搏,而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教学问题。学生也因没有学习氛围,再加上借口工作忙、自控能力不强等原因而疏于学习。教师与学生大部分时间的脱离即时交互交流的状态导致的教师再教与学生再提问冲动的大大下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个别试点高校或其所属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管理、忽视教学质量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给大多数试点高校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多数试点高校能够取之有道,在收取高额学费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精良的服务。但是,总有个别试点高校或其所属中心,被经济效益冲昏了头脑,无视国家规定,违规招生,无原则地乱试验、乱承诺;靠放松要求以获得不正当的竞争利益;只重招生,不重教学和管理的情况也时有存在。
3.远程教育费用高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学费普遍比函授、夜大等成人学习形式的学费高,使得有一些学员因无经济能力支撑,无法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另外在读学生学了一半,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现象也偶有出现。
4.远程教育学历文凭弱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但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依然不高。这是多方面造成的原因,确实有些学校没有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在网院上学就是在混,根本学不到什么,怎么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呢;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社会对远程教育的看待有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虽然人们常常抱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低,但当国家真正把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办学权下放给大学,使高校招生不再受名额限制的时候,他们又往往会受传统大学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这哪叫什么大学”等错误观念,从而一时难以接受网络教育模式。
总的来说,在这块“试验田”过去六载的试验过程中,国家、教育部、高校、众多的远程学员以及他们的家庭都投入了自己的经历与热情,虽然有教训,但这块“试验田”回报给他们、回报给整个社会更多的则是累累硕果。
四、发展时期的“试验田”
“十一五”期间,是现代远程教育从试点走向成熟发展的关键期是确定无疑的。未来的五年,现代远程教育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搞好“试验田”的试验,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大众化,为建立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是全社会的期待,更是压在每一名在这块“试验田”里辛苦播种的播种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在发展时期的“试验田”里,我们应该:
1. 坚定信心
坚定的信心来自于国家政策的稳定,也来自于试点高校扎实的行动。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国家长期的稳定的政策。2006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这就意味着现代远程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要大有作为,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试点高校在初期的试验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这都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会在今后的试验中,发扬优点,吸取教训,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自己的自律中,规范管理,大胆创新,不辱使命。
2. 更新观念
观念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深处,突破观念并非易事。但是如果囿于观念的束缚,不可能得到发展。因此,要把更新观念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个新鲜事物,并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供我们实际运作。因此我们必须遵从远程教育独特的规律,发挥优势和特长,发展其超越传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如开放灵活、规模效益、对全民终身学习的适应性。坚决摒弃“现代远程教育就是用网络传递普通高校的面授课程”等错误观念。
3. 拓展思路
现代远程教育要得到大的发展,从规范管理到实践创新需要不断拓展思路。只要是对提高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对达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的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尝试。
4. 注重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在试验中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试点高校能否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试点高校要在竞争中,比教学质量,比管理质量。只有那些坚持质量的高校才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可以继续办远程教育的高校。
5. 共享资源
经过初期试验,每个试点高校都拥有了自己搞现代远程教育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但参差不齐,并不一定都是高水平和高质量的。而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是要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因此,整合优秀的教育资源,供全社会分享,是我们的责任。
6. 巩固成果
现阶段,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速度以及取得的成果在国内外是令人瞩目的,我们应该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巩固现有成果,在目前基础上取得更大发展。
7. 扩大领域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目前大多依靠国家政策,开展学历教育,但远程教育更大的优势与作用,应该是通过职业培训的形式,提高广大在职人员更新知识的需要。因此,试点院校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尽快成长起来,为国家的发展尽职尽责,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8.推广经验
试点的目的在于推广,因此,各试点高校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将自己试验中取得的好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进行推广,为国家进一步制定未来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宝贵的依据。
今天的“试验田”,明天的肥沃土。现代远程教育“试验田”的实验成功,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更依赖于远程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远程教育工作者应在播种中选好品种,多尝试,善总结,不断创新。时刻树立自我超越的信心和决心,时刻牢记,我们今天播种“试验田”就是播种现代远程教育美好的明天。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