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读研究生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然而高考失利,使我成了一名大专生。直到大专毕业那天,这个梦想也没有改变过。工作后,考取专升本,取得学士学位。2000年参加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远程研究生进修,经过了课程学习、全国统考、论文审查几个阶段,现已经通过答辩,即将取得硕士学位。对在职人员来说,都有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负担,很难脱产学习,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时空界限,为广大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5年学习,感觉要想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处理好学习、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没有坚强的毅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我199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大专毕业后,分配到供电公司变电工区,从事变电站电力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作。爬过电杆、钻过电缆沟,干过钳工、电焊工,有时要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手握扳子、钳子,徒手安装设备,手指冻得像胡萝卜,手套和手指冻在一起,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浑身就像散了架一样软绵绵的。然而,正是这一段工人经历,锻炼我吃苦耐劳品格,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一想起这段经历,学习中的苦和累都算不了什么。 虽然工作辛苦,能学到的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直接接触生产一线,掌握变电设备检修技能。在检修工作中,发现很多可改进的地方,应用学到的知识搞技术革新,以提高工作效率。我提出了在变电所加装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合理化建议,并负责参与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获得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开关检修架的研制,减少劳动强度,保证了检修质量。工作成绩得到了认可,被提升为专责工程师,负责全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 随着电网的发展,公司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我考取哈工大计算机应用专业专升本,并取得了学士学位,负责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不足,向单位提出了进修的请求,2000年公司决定选派我参加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远程研究生进修。原想远程通过卫星直播、计算机互联网进行学习,不用放弃工作与家庭,多好的事呵!但参加学习后,感觉并不轻松。我家离教学站有100多公里,为了能够赶上周六的课程直播,经常天不亮起床,赶上最早一班火车,两个小时后赶到教学站,看课程直播。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同学们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时候,我急急忙忙赶到火车站,坐上末班车,赶回家里,还要复习一天所学的课程,完成作业。此时已经到夜里1点多了,女儿睡眼朦胧问:“爸爸怎么还在看书呀!”我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刻深深体会到在职学习的艰难。 清华远程的要求特别严格,要想获得学位,须经过课程学习(平均70分以上)、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找导师做论文、与在校生同堂同卷考试、答辩这六步才能拿到学位。课程的学习和在校生一样要求,非常严格。仅靠周末学习很难掌握通过考试。 我尽可能利用每天业余时间听课件、学习。我在单位要身兼数职,既是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又负责技术监督工作,远程学习期间参加了公司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建设施工,建立并维护公司网站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工作十分繁忙,白天没有时间学习。每天晚上,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累,任务有多重,身体有多疲劳,总是看书、学习到深夜。 学习时间上的困难可以克服,最让我深感头痛的是,无法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一些课程如果没有老师辅导,很难弄懂。我通过远程学堂的BBS答疑功能,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网络BBS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BBS,我们可以尽情地提出问题,老师通过BBS解答同学的问题。往往有些问题,自己没有搞懂,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老师的解答,很快找到了答案。我也可以参与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每当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问,心理特别高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人为我,我为人认,这可能是BBS的魅力。当遇到难题时,也可以发Email向老师请教,老师会很快的给出解题思路。 付出终有回报,经过两年的学习,终于通过全部的课程考试,并通过了同等学力全国统考。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进入论文阶段。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计划,直到2003年9月份才联系到论文导师,来到了梦想已久的清华大学,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然而,还没有来得及欣赏美丽的校园,马上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我论文的方向是电力网格,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压力很大,但我深感学习机会难得,抓紧一切时间,查资料、找文献,尽快掌握该领域的知识。每天早早的来到教研室,上网查文献、编程序,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门卫提醒熄灯后,才离开。有时中午忘记了吃饭,晚上还要继续工作。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在招待所地下室包了个房间。地下室没有窗户,夏天特别闷热,往往学了一会,汗珠就不停掉。实在受不了,便冲个澡继续学,或者坐到外面看书,然而蚊子常叮得满身是包……每天奔波于招待所—食堂—教研室的三点一线,感觉每天几乎都是不变的重复,没有星期一和星期天的区别,唯一的改变是我日益增多的知识和信心。学习、生活苦和累,算不了什么,困难的是如何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我负责单位网站和网络维护,公司网站更新系统和电子邮件系统由我开发的,其他同事了解不多,网站出现问题,马上坐上16小时火车赶回单位,处理完故障,再返回清华。有时候觉得太累了,甚至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单位领导的嘱托,家人的期望,还是咬牙坚持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篇论文终于发表了,捧着散发油墨香的杂志,忘记了苦和累,感谢清华老师的精心辅导,感谢同学的支持。以后陆续在国家核心期刊共发表了三篇论文。2004年完成了硕士论文,并通过了与清华在校硕士生同堂同卷考试。2005年初,完成论文最后修改,经过匿名初审、复审,并于2005年6月顺利通过答辩。 在我学习期间,无暇照顾家庭,妻子和年迈的父母为我的学习付出了很多。小孩两次生病住院,我都不在身边,我妻子怕影响我学习,没有告诉我,我感觉不是好父亲。学习结束了,现在有时间陪陪家人,好好工作,尽一份责任。 近5年的远程学习结束了,人生最好的这段时光投入了学习中,我无怨无悔,用一句话总结五年学习生活—痛并快乐着。五年学习使我获益非浅,虽然没有在学校面授机会,通过网络,同样学到了知识,同样达到硕士水平。网络教育为在职人员学习提供了机会,然而,要兼顾工作、家庭、学习,确实很难,必定要在某方面做出的牺牲。从某种程度上说,清华远程申请硕士不仅仅是考知识,而是你的毅力,有没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是不是具备一位硕士应有的综合素质。从大专生到硕士生学历经历给我一点启示,有梦就要去追,因为,梦想有多高,你就可以飞多高!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