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刘光旭教授在南开大学主讲经济类高等数学。教授,中共党员。1953年考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57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南开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第五届全国高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高等数学》、《经济数学基础及其应用》等10本教材。1985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录制电视教学片《高等数学60讲》,并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许多地方台播放,取得良好效果。多年来,他从事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研究,发表论文29篇。1982年、1988年两次应邀到加拿大几所大学合作、交流。长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于1995年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楷模称号。
他是南开大学的数学教授,担任我大一高等数学的课程教授.因为是网络学习,我每次上课只能通过屏幕看到他,听到他。真正的见面,只有一次。后来,在他结束给我们的面授教学回程的火车上,他哭了。这是我后来知道的,那是因为读到一位学生写给他的信。那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高考的失利,使我无缘以高分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当时拿到的高考成绩,我的数学只有40分。对于我来说,从接受义务教育以来,我的成绩一直都是优秀并且一直都是班里校里的干部,我是个很好的学生。看着自己40分的高考数学成绩和一张电大的入学通知书,我心里不可能平衡。坦然地说,我当时的生活几乎暗淡到绝望,我遇到了挫折。现在我的生活一片阳光,云淡风轻。但在当时,伴着哀乐,我像在地狱里呻吟般无声无力。有一天,妈妈拿回一张“南开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的简介。起初,我对于远程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没有信心,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还是去咨询了一下,我了解到进入南开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同样可以得到很多优秀教授的学习指导。我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决定试一试远程教育。 南开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在天津,我在济南通过远程设备同时接受本部的各科课程学习,这就是我当时即将面临的大学普通本科全日制4年的学习。 开学了,高考数学40分的阴影仍然笼罩在我心里。我对数学有了绝世的厌恶,我看到数学有极大的恐惧。我还记得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他上课像在自己给自己讲课,不停的讲啊讲啊,他跟我们没有交流,说话频率超高地使我没有反应数学题的机会。不过,大学数学课的前几节课上,偷偷看报纸的我听到一个声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看到一个笑容让我觉得亲近。他的话语很幽默,讲起课来有条不紊。我喜欢说话平和的人,他的语速和分贝让我觉得舒服。我的眼球渐渐从报纸上转到这个带着眼镜大脑门的数学教授刘光旭身上。我开始听他讲话,我开始翻开书,我开始动笔算微积分的题,因为他平和的话语,谨慎的教学态度感染了我。他给我乏味的脑袋思索的时间和空间,他让我乏味的大脑开始工作。他带着感情讲课,虽然隔着屏幕,但是我能感受到他的热情,我舍不得浪费一个年纪过半百老人的热情,出于尊重,我也要听他讲课以示回报。于是,一节课,两节课,我的脚步不知不觉地继续着。当然,其间我对数学厌恶感会再现,而且很多地方对我来说非常的难,因为我的高中数学出奇的差。不过有一点值得提的是,这位教授,他在讲课的时候会不时地给你开个小玩笑从而调节一下气氛,重要的是他不时地说一些鼓励人的话。他说的鼓励我们学习生活的话,我随手都记在数学题旁边。于是,我不会再感到厌恶,他的话一直在激励我。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的潜意识渐渐地要我证明给自己看,我可以把数学学好。高考数学40分,我对自己不会服输,数学,来吧,我要证明我可以拿到数学高分,我要打倒40分。他精湛的讲课,优秀的品德鼓励着我,感化着我。我把每天他讲课的每一道数学题都记下来,回家再整理一遍,然后再做一遍,不会的再看看高中课本,大学课本,我每天坚持不懈的研究数学,我以期中考试95分,期末考试93分的成绩结束了我大一的数学学习。数学学习的热情也带动了我其他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我感觉自己从冰冷的没有生机的地狱一步步努力的向上爬,我在爬,我每做一道数学题都在向上爬,我不知道我头顶上的天堂里太阳有多灿烂,我努力地往上走,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了一道光,刺眼,但是,当我再使出最后一点力的时候,我爬出了阴影,我跳到了天堂。这期间,没有他精湛的教课和感人的鼓舞,我不可能有动力,每一节课,每一分钟,一个老人都在一丝不苟地跟数学题交流,我感觉的到他工作的热情和对生活无功无利乐观的态度,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被感化,我在努力,我坚持到最后,我笑了。 期末考试前,刘教授来到我们的教学点巡教,他大概待了3天。第一天的晚上,一天的课程结束,我们教学站老师通知:晚上7点刘教授给我们面对面地上考前辅导课。晚上辅导课的时候,我第一个跑到教室里坐到了离讲台最近的第一排的中间座位,我的桌子跟讲台在一个水平线上。不一会,刘教授进来了,他开始上课了。天哪,我跟他坐的那么进,我跟他呼吸着那么近的空气。教室里静的像雪后的夜晚,他的声音宏亮得像乐曲。我认认真真听他的讲课,他并没有注意到我。后来,他写错了一个小地方,我告诉了他。他讲完了,摘下眼镜,说休息一下,他说他自己摘下眼镜,眼睛耷拉着会像熊猫的眼睛,我们都笑了;他说有什么问题大家问一问,不然自己站在那里像Model在做秀,这都是他的原话,有趣而不失大雅。就是这个人,我当时见到的听到的,他鼓励着我学习数学,鼓励着我乐观地面对人生;就是这个我通过屏幕被他的敬业精神和高尚人格感动的人,那一刻就站在我面前。一样的感觉,好。 上完课已经很晚了,大家都回去了。我回到家,我还记得我当时的感受,平静而狂热,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拿出笔和纸把上面大家读到的我从高考时的黯淡,到被他感化,到努力的学习数学以及听他面对面讲课的感受,把一学期只能通过屏幕看到他而不能跟刘教授交流的感情和自己对教授的话都写下来了,同时表达了对刘教授的尊敬和感激。他鼓励的话太多了,不是一句话就可以改变我当时低迷的乏味。一学期我不停的努力,我当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第二天,在他离开我的城市之前,我在教室门口把一口气写的东西递给了他。我还记得,当时他没有觉得好奇,我也没有激动,一切很平淡。我如释重负,我每天听他的课,我觉得这一次他可以听到屏幕另一边一位学生的感悟。 期末成绩我考得很好,我虽然自己不满意,但是从高考40分的阴影走出来改变我的生活及精神状态不是像把长方形木块变成正方形改变一个东西那样简单。后来,我听我们教学站的院长说,刘教授在回程的火车上读到我的信,他哭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他记得我,他以一个高考数学40分的学生考到大学90多分的努力结果鼓励过下一届的学生们。后来,迄今为止,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过刘教授,听说他前一阵去美国了。 我想,我会记得他,我的大学数学教授。他一定会记得我。我即将毕业了,在我的远程大学里,有一段很深的师生情,我记忆犹新。我很想听他说说他当时读我那封信的感受,我始终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哭。我觉得那很真实。一个初春的早晨,太阳悄悄漏出笑脸的时候,我也笑了,祝刘教授健康快乐。 (作者注:这是来自远程教育学院里一位学生的亲身感受,我自己称之为远程教育里最真实和最真切的一段师生情。不管获不获奖,或什么样的奖项,在我即将从远程教育毕业的时候,我愿意跟大家分享这段师生情,我也许会把它寄给刘教授。)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