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球已经有数百万人在使用不同的Blog工具来纪录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经历,或者用其与朋友和家人进行信息沟通。鉴于Blog在捕获和收集零散的技能性知识(know-how)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知识管理潜力,人们借用知识管理(KM)的术语含义,把这种应用方式称为K-Log。个体利用自己的Blog空间,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学习问题或者即时思想,经过不断积累、修改、总结和整理的过程,就可以有效地聚积起那些本来难以结构化的零散性知识,从而将其
变成大家都可以共享的知识。这就是一种K-Log型的知识管理应用。
Blog作为一种强大、便宜、方便的电子学习(e-learning)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能够进行深度交流、合作、共享信息与思想的网络传播方式。基于与个人Blog相同的知识管理思想,Blog也可以在学习活动和企业服务中以群组应用的方式进行管理。如群组将Blog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应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收集、获取的知识信息过滤、精选和记录,从而实现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成果共享,同时也有利于学习者回顾、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这种应用不仅有利于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有效的知识管理者,而且也更有利于提升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与人合作、沟通交流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群组Blog作为交流与合作的协同媒体时,群组中的所有学习者都可以共同完成某一特定主题的博客日志。这种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将学习者自己的成果发布出来共享,另一方面也在分享他人思想与知识的同时,对其思想或观点的价值与可信度作出判断,然后通过深入的探讨、交流和沟通来有效的促进学习问题的解决。另外,学习者可以扩大Blog交流的范围,使沟通不仅仅局限于群组或班级,也可扩展到与整个学校甚至与网络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博客们交流。这种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展学习者的视野领域,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处理各种复杂思想和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Wiki技术的自由协作学习
Wiki是从一种自由软件中发展出来的网络应用技术,它的名字来源于一种夏威夷土语,是“迅速”(quick)的意思。Wiki站点可以允许多人协作参与和共同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在Wiki网页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对合作完成的任务主题进行扩展或深入研讨。作为一种网络化写作工具和协作化创作方式,Wiki以它简单易用、协作方便、创作灵活的特性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随着网络上Wiki应用情景的不断增多,Wiki的技术思想也会逐渐发展成为学习、培训和教育中一种重要e-Learning方式。
尽管可以使用Wiki工具来架设Blog服务站点,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Blog和Wiki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服务思想。个性化的内容记录和累积性的知识管理是Blog的重要特征。Blog一般来说是个体关注的蔓延,其内容主题往往因个体思想的变化而显得松散、零碎;Blog交流一般通过访问者对某个主题的评论来交互,虽然它也有协作的功能,但其协作一般取决于群组成员的兴趣和爱好。
Wiki则不同。它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共同关注主题,对协作的内容有着高度的相关性要求;Wiki协作是针对同一主题作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和深化,Wiki站点确定的主题,任何协作参与者都应当遵从;个性化不是Wiki的主要追求,信息的完整性、充分性和权威性才是其真正目标。因此,Wiki最适合的应用就是共同进行电子文档的写作或者是文章/书籍的写作,如程序开发中常见的FAQ等这类相关性问题库则就非常适合采用Wiki方式来协作实现。
Wikipedia百科全书是Wiki应用的典型范例。Wikipedia项目是一个多语种网络百科全书,所有内容都是由世界各地的人们自愿创建并免费共享,这个应用项目把Wiki的潜在力量几乎彻底呈现了出来;但Wikipedia并不因为大家的自由创作而显得混乱不堪,反而因为这种模式充分挖掘了分布在网络上的各种力量;由于协作贡献来自多个方面,这样就使得Wikipedia百科全书在公正性、多元性和权威性方面彰显出来。而这种公正、多元和权威也正是百科全书类工具书所必备的基本特点。
在教育培训和知识管理中,Wiki模式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P2P和Blog能够发掘出人际间的非正式知识交流一样,Wiki也可以充分调动众多个体的力量,对构建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和创新型知识平台非常有效。由于Wiki模式是建立在直接发布的基础上,它能够方便地在群体协作中创造出成型的知识,所以对于“头脑风暴”式的创意、策划或思想形成等更为有效。协作者自己的创造越多,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同时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就越多。通过Wiki协作将群体创造出来的知识和方案直接与具体的行动和研究项目结合起来,这对提高组织和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工作绩效都是非常有益的。
Wiki、P2P和Blog等技术思想都并非是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但只是近年来它们才都逐渐开始在网络上或者在企业培训和教育领域中获得了有效的应用,并依靠各自的特点优势而获得了网络公众的瞩目。从本质上来看,这几种技术应用也映射出未来网络学习发展的一个必然特征,那就是通过交流和协作来强调和关注个体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行为。作为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实现知识交流共享的电子学习工具,P2P、Blog和Wiki等网络创新技术以其所具有的个性创造和交流协作的本质特征,正在逐渐影响和改变着当前网络教育应用和e-Learning学习模式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吕向辰。P2P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世界,2001,(28):13-14。 2.陈向东。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载《电化教育研究》2003,(3):P17-21 3.Wikipedia电子百科全书,http://eu.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4.毛向辉:几项创新技术将影响2003年企业e-Learning方向,载《在线教育资讯》(电子版)http://www.online-edu.org/member/article/454.html 5.黎加厚:东行记-jiahou’s blog,http://www.jeast.net/jia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