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市场研究|资源中心远教厂商企业培训专家专栏行业媒体国际远教BBS
本篇票数: 707  
  返回列表
创造健康网络环境关键何在
李国兰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学校教育信息化力求将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学习与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学习工具。网络资源的共享展示出巨大的魅力,教学过程的互动产生着无穷乐趣。当我们满怀信心,高唱赞歌,激流勇进时,回望学校网络化学习的现实,将是触目惊心的另类收获。
    最近我到过一些中小学和几所大学,面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网络,学生们差不多是相同的选择,他们忽略了网络环境中互动学习和交流的功能,而深深陷入了游戏、聊天、听歌和看电影的娱乐之中,我们无法简单地说这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失败,也不可粗略地谈是德育工作的疏漏。
    一、 理念确立势在必行
    观察不少青少年犯罪与网络相关的事例,面对学生网恋痴迷不返的现实,一些教育工作者(指那些对网络功能知之不多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对今天的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许多质疑,甚至将其与教育产业化相提并论,认为是政府行为的败笔,是学校增收费用的凭据。也有人说教育产业化虽折腾着许多贫困生家庭,有损人民教育的均衡性,但实实在在地带来了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教育信息化则是对传统理念的冲击,甚至是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理念的背叛。“网络婚姻”严重地破坏着家庭的稳定,“网上游乐”常常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态度,许多人因此而好逸恶劳,进而游戏人生,危害社会和他人。
    当我们揭开网络化学习环境那种神秘的面纱,清晰可见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共享资源的选择,二是个人思想的发布。这样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学习者“自我提高,成就体验”的平台。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学生的网络行为集中体现在选择与发布信息上的心理动机,这需要学校不仅要采取技术的防患措施,更要求加强人为的疏导和监管策略。这里所说的监管与疏导过程,就是网络化学习环境的营造过程,也就是在培养技能中形成素养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形成网络化学习理念的过程。信息化教育为学生提供的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前所未有的,但应当要求学生能够“慎独”,学会在网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不能只是告诉学生“不要这样和只能那样”,更重要并且更有效的方法是──布置学习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任务,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采取网络查寻、图书阅览、讨论交流、互动协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给学生以感悟成功的体验。
    二、 齐抓共管
    教育信息化中远程教育工作在农村的大力推进,使许多农村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计算机室,校园网,并接入了互联网。然而其使用情况却令人痛心。受义务教育“一费制”的影响,由于取消了上机费,导致农村乡镇学校上计算机课程的不到60%;许多学校的网络学习课几乎成了无力控制和监管的合法“网吧”,聊天和游戏成了网络课的主流,这样高中计算机课程会考合格率就不到60%;许多大学的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虽通过了,但能利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的学生却不到60%。这三个“不到60%”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国家和人民大力投入的教育信息化,成果在哪?出路何在?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相互配合,重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资源的整合。我们在学校组建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的实施中,对我校教师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有学校的领导、班主任教师、文化学科的教师、信息技术的教师等。我校的教师中已经养成网上学习与交流习惯的几乎没有,而从未接触过网络的却达62.6%,能够上网的教师也不到三分之一。可见面对学校信息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已明显地滞后于学生。被调查教师普遍对建立网络学习环境持怀疑态度,担心学生浏览不良信息和沉溺虚拟时空,因而对学生的访问表现出抵触情绪,对学校学生用机上网有反对意见。我们收集教师对学校接入互联网的用途发表看法时,73.2%认为是上级要求的摆设,15.6%认为是方便教师了解收集信息,还有10%左右的教师认为是制造教学混乱的乱套行为。
    三、人为监管师表在先
    在信息环境大众化,信息技术随处可得的情况下,学校已无法回避信息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曾寄希望于家长的监督,减轻我们工作的负担;我们曾期盼于社会的治理,能消除我们心中的忧愁。然而,无情的现实再次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网络行为的疏导和监管,只有学校才具有主动权。这监督的实效将来自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师生的协作参与,开放监管的民主环境。只有这样依靠全员民众的监督,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的打造才会卓有成效,否则,那种高悬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少儿不宜”的警示,将呈现出一道亮丽而神秘的风景线,对于那意志不坚的青少年而言,将诱发一种强烈的逆反,而力求去尝试那超凡脱俗的体验。因而我们认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疏导和监管责任,关键在于我们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于他们指导学生人生的师长情怀,对孩子尽责的人间真爱。
    在目前的民主大环境之下,不论你是管理者或者是一线的教师,都是做培养人的工作的教育者。办公的自动化,教育的信息化是人们对信息社会的最直接的认识。已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教育者,常忽略自己的师表形象,常常在网上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等。试想当我们的学生及家长,亲眼目睹这样的情景,会有怎样的思量。就青少年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校的网络化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监督和帮助。从这种意义上讲,将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变成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有力工具,应当是当今教育的神圣使命。
    誰掌握了网络,谁就掌握了世界,谁掌握了教育,谁就把握了未来。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与网络的紧密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目标的有机整合,它应当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所在。因而我们可以坚定的说,创造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关键在于政府协调、学校主动、社会和家庭参与的共同理念和行为。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保证此作品没有在其他任何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发表过。我同意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无偿刊登此作品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一旦其他媒体决定刊用,我将及时通知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转载以上文章请注明出处!

 
 相关评论
  以下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liyang  发表时间:2005-7-22 13:46:58
网络支撑人们成长与成功的案例,正在唤醒沉睡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文中所言是今天教育的现实,社会各界共同的关心必将成就更多的年轻人。
 IP地址: 218.89.143.★

红蜻蜓  发表时间:2005-7-19 10:15:56
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营造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我们共同关心,我们真诚地祝愿你能心想事成!
 IP地址: 222.182.123.★

李国兰  发表时间:2005-7-2 10:02:42
网络是人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健康网络环境营造的需要大家共同的关心,“理念在先、齐抓共管、师表为范”的策略,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本发展的呼声,有你与我携手同行,梦想才会成真!
 IP地址: 218.88.202.★

小溪汪洋  发表时间:2005-6-23 9:39:16
网络教育的快速成长,给我们的教师一个挑战、一个契机,谁掌握好了网络,谁就会迅速的贴近这个时代,所以我非常肯定李老师的观点。
去伪存真,是老师当前可以为学生做的主要的事情,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找到金子,而不是流失在网络的旋涡中。给学生一点网络式便捷的爱,你会在不经意间收获到网络的精彩
 IP地址: 218.57.79.★

luoshuaimei  发表时间:2005-6-19 20:49:23
文章中的第二论点在教学中很有见解,使读者很受启发,在教学中常常想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如何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增长知识,才是我们的目的!
 IP地址: 218.88.202.★

雪儿706  发表时间:2005-6-18 14:43:54
网络传递我们的心灵,可为我们敞开心扉,正确的引导孩子进行网络教育势在必行,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IP地址: 202.115.201.★

张琼  发表时间:2005-6-18 14:38:19
网络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我们应该建立起和谐的良好的“网络家园”,给孩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消除那些在网络中不利于孩子学习的“污点”,但网络教育需要一个先进的教育方式和革新的教育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高科技的教育设备,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我们寄予孩子学习的希冀!谢谢这为友人为网络教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IP地址: 202.115.201.★

雪儿  发表时间:2005-5-21 8:49:57
我们的电化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政策的规范和领导的支持,而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电化教育的关键,谁能解读许多学校实为摆设,不问实效的原因何在,如果你能到学校去调查一番,原来这一点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能明白。
是利益驱动的策略,让学习者深受其害!
 IP地址: 218.88.202.★

explorer  发表时间:2005-5-9 17:07:24
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的确值得审视和深思对于教育者更是如此
 IP地址: 61.128.252.★

愿堵服输  发表时间:2005-4-25 17:31:58
通过本文章可见作者在为网络呼喊也在为网络担忧.
世界中的万物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凡事都有利有弊.当然网络也不例外.
此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理念"问题.确实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改变意识很重要.
但是否每个人都能做到"慎独"?我国现在国民素质本就有待提高一个成人都不能保证事事"慎独"时时"慎独"何况中小学生.所以与此同时又提出了一个艰巨的问题.
网络怎样具体采取措施使起充分有效而合理的利用确实需要我们大家的思考努力.
另外我觉得作者在文中提的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放在前面更好些.
仅个人意见
 IP地址: 222.210.31.★

wb256  发表时间:2005-4-15 11:24:35
李老师的文章,深刻地分析了网落给学生带来许多好处,但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作为教育者应当规范自己,教育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为我所用,同时全社会均来关注孩子的成长,齐抓共管,这些观点很值得大家沉思,我认为这是一篇不错文章。
 IP地址: 218.88.202.★

二马过河  发表时间:2005-4-13 16:15:03
对教学很有帮助。
 IP地址: 218.88.202.★

malyya  发表时间:2005-4-10 8:39:55
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你用热情在呼唤人们的心灵,这是做人的神圣责任,我敬重你的德与行,我相信你是一位好老师。
 IP地址: 222.208.236.★

笑对人生——1964  发表时间:2005-4-4 22:15:30
该文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有一定意义
 IP地址: 221.237.207.★

zy0818  发表时间:2005-3-28 22:25:22
好文章,从事教育感触颇深!
 IP地址: 220.166.165.★

李翌  发表时间:2005-3-28 12:18:20
网络是通向先进信息世界的一扇窗,但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会伤到自己。我们的责任就是教育孩子用好开拓世界的宝剑。
 IP地址: 222.210.237.★

鼓励  发表时间:2005-3-28 8:59:14
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网络教育的问题关键在于实践中研究。
 IP地址: 221.122.34.★

黄超  发表时间:2005-3-26 11:17:08
我觉得网络教育很适合我们的学习但前提是学生自觉我赞成他的观点。
 IP地址: 218.88.202.★

tojun  发表时间:2005-3-26 11:03:56
信息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强有力的武器,应此我们不但要了解信息技术,还应该正确的运用它。现代社会,不懂信息技术就意味着你是社会的文盲。信息技术我们要抓!
 IP地址: 218.88.202.★

lshan  发表时间:2005-3-26 10:07:23
文章很不错.人为监管师表在先观点独特希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IP地址: 218.88.202.★

尤涛  发表时间:2005-3-25 8:28:20
我们有相同的感受:学生们忽略了网络环境中互动学习和交流的功能,而深深陷入了游戏、聊天、听歌和看电影的娱乐之中。该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很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
 IP地址: 61.161.120.★

lilan  发表时间:2005-3-24 22:19:16
原文中第二论点是齐抓共管行为是效,我看这样会好些的呀,编辑改了就成了一个缺了,不对仗了,哈哈。还有第三论点第一段尾的指导学生人生的师长情怀,原文可是为师人生的师长情怀呀,我不明白是怎么的了。
 IP地址: 218.88.202.★

QJ  发表时间:2005-3-24 10:31:47
我希望你会成公!

 IP地址: 218.88.202.★

ganlin  发表时间:2005-3-24 8:16:44
文章通过数据的统计替事实说话,说明作者对网络信息化的深入了解与观察
 IP地址: 61.161.97.★

fygl  发表时间:2005-3-24 8:01:07
我们不能只是告诉学生“不要这样和只能那样”,更重要并且更有效的方法是──布置学习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任务,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采取网络查寻、图书阅览、讨论交流、互动协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给学生以感悟成功的体验。
我很赞同这段话
 IP地址: 61.161.97.★

anly  发表时间:2005-3-22 20:40:48
  题为创建健康网络环境关键何在,折射出作者对目前网络学习大环境的担忧,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领导重视协调动作梦想便可成真。
 IP地址: 218.88.202.★

llyy  发表时间:2005-3-22 19:07:40
  网络的确给人们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但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够真正认识网络的特点和功能,将网络技术与教育目标结合起来,为人本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IP地址: 222.208.238.★

PK  发表时间:2005-3-22 11:05:06
李老师:你好!
我认为你所说的问题是很现实的,的确我们中学生对于网络真的太陌生。我们班会发电只邮件的人的确没有几个,不过一上课就聊天的却很多,我觉得我们学习计算机,因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学习。我觉的李老师的这句话很好“誰掌握了网络,谁就掌握了世界,谁掌握了教育,谁就把握了未来。”
 IP地址: 218.88.202.★

sihaiqing  发表时间:2005-3-20 20:13:58
网络化学习环境的营造过程也就是在培养技能中形成素养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形成网络化学习理理念。
 IP地址: 60.180.253.★

zhgy  发表时间:2005-3-20 10:00:27
李老师:
     你好!
  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与网络的紧密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目标的有机整合,它应当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所在,创造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关键在于政府协调、学校主动、社会和家庭参与的共同理念和行为。这是多好的认识呀,这可是教育者血与泪结晶,这呐喊一呼唤能形成共识就好了,但愿决策者能看到才是!
 IP地址: 222.208.237.★

shalyya  发表时间:2005-3-20 9:49:43
你所谈及的已超越了纯个人的情感,而是一种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理念,让我钦佩呀。教育工作的责任在哪,谁都明白,但谁会如些去做,她们不是在谈“保先”吗?
 IP地址: 222.208.237.★

jianglx  发表时间:2005-3-19 19:02:34
既然,上网的时间这么宝贵,我们就更应该利用网络做一些有益的事,而不要用网络来打游戏、听歌、看电影。
 IP地址: 222.208.239.★

lily  发表时间:2005-3-19 15:15:28
誰掌握了网络,谁就掌握了世界,谁掌握了教育,谁就把握了未来。
 IP地址: 218.88.202.★

tojun  发表时间:2005-3-19 11:34:51
网络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监管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当慎独才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
 IP地址: 218.88.202.★

gggggr  发表时间:2005-3-18 22:25:47
我以为你不用是担心我们学坏,原来你是真的用不来,真是要向同学们学学才对了呀,不过你也别难过哟,教学相长才能提高吗?
 IP地址: 218.88.202.★

liyangg  发表时间:2005-3-18 21:52:32
网络,你是双刃剑,我想靠近你,但老师和父母却叫我远离,信息化要我们重逢,是错是对,谁来评说,我们是孩子般,无法定舵,是你能帮我了!
 IP地址: 218.88.202.★

lily  发表时间:2005-3-18 21:45:58
网络的神奇世界,给我们太多的诱惑,我无法抗拒和回避,谁给我作伴与我同行!
 IP地址: 218.88.202.★

zgb0412  发表时间:2005-3-18 20:58:56
我与网络认识不久,但情意很深,她给了我快乐的体念和成功的感受!
 IP地址: 218.88.202.★

yanhh  发表时间:2005-3-18 16:50:02
我作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深感学校教育信息化进退两难,你的“理念在先、齐抓共管、师表为范”的提法很好,但目前的信息环境下,谁能做我的坚强后盾呢?
 IP地址: 218.88.202.★

 
 发表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作 者:  
         
  邮 箱: (不公开显示)  
         
  内 容:(不能超过800个字节)  
   
  当前字节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网上农大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石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远程研修网
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宏志网校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A座2604 邮编:100022 
电话:010-85806056\85804383 传真:010-8580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