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市场研究|资源中心远教厂商企业培训专家专栏行业媒体国际远教BBS
本篇票数: 116  
  返回列表
我上网络大学
周江宁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网络大学的开办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试验,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使知识的传播以更快捷的方式进行,也使我们有机会进入这所看似虚拟却又真实的网络学院中感受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学习环境,回顾往日的校园时光。
  和许多同学一样,作为人大网络学院第一批学生,我对于这种新生的学习方式感到迷惑,尽管拿到了学院发的教学光盘和学习材料,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一切都很陌生,不敢肯定这种学习方式是否适合像我这样的上班族。但是几个月后,这种顾虑就不存在了,我很清楚的意识到,这种学习方式很适合我,如果安排好业余时间,几乎可以得到同样的学习效果。
  我的工作比较忙,平时学习时间很少,想象在学校里一样系统的学习是不太容易的,在熟悉了一下所学课程的基础后,我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了一定的规划。主要是针对每科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四学分的课程显然是相对简单的,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我会先安排阅读光盘,由于老师的语速比较慢,光盘的内容又很多,每章都仔细看是没有时间的,所以在每次听完面授辅导后把老师提到的重要章节完整的看一遍是很重要的,其他较次要的章节采取粗略阅读的办法,尽量做到有印象。学分占五、六分的课程是比较难的,在时间的安排上自然要占更大的比例,尤其是跨专业的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就更重要了。这里要重点提到的是每次的面授辅导,大家可能都有这种感受,自学一门课程往往会在学完后仍有不知所云之感,存在这种心态去赶考会底气不足,自然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而学校安排的面授辅导次数虽然少,却是梳理思路的好机会,由于时间的缘故,老师不可能对全书进行详细的讲解,所以压缩在几个小时内讲的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换言之就是精髓,这些对于事先没有预习过的同学来讲是知识的讲解,对于已经学习过的同学来说是知识的总结,因此,从各个方面分析,去参加面授辅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完了所有课程后,需要重点复习的就是模拟试题,我们是第一批的新生,没有旧的复习资料可以参考,认真复习给出的六套模拟试题就显得尤为关键,试题中概括了每门学科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复习阶段知识的整理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网上还有老师在值机答疑,时间多半在周末,很适合平时忙于工作的同学,即使周末也没有时间,网上还会有阶段性的值机答疑的记录,可以从大家提出的问题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总的说来,网络大学的学习主要还是以自学为主,经过了第一次的考试,很多同学都认为考过容易考好难,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所以,网络大学的学习只是轻松在学习的环境上,不是轻松在考试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除了要注意适宜的学习方法外还需要刻苦的学习,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捷径的。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保证此作品没有在其他任何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发表过。我同意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无偿刊登此作品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一旦其他媒体决定刊用,我将及时通知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转载以上文章请注明出处!

 
 相关评论
  以下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目前没有评论。欢迎发表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作 者:  
         
  邮 箱: (不公开显示)  
         
  内 容:(不能超过800个字节)  
   
  当前字节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网上农大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石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远程研修网
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宏志网校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A座2604 邮编:100022 
电话:010-85806056\85804383 传真:010-8580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