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从1992年踏出大学校园的门以后,我才深深感受到大学时代的快乐,我才更加体会到知识的重要。那是去年的春天,我回到总公司参加一年一度的春酒会,我悄然发现会场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发现了几排MBA的专座,其次是我同行(财务主管)的学历层次也发生了变化,出现研究生学历层次。,作为大专生的我,内心也多了几分不安与燥动。渴望重返校园深造的愿望便再一次的从心底升起。如何选择深造的渠道便也成了我思考的问题。 回到合肥分公司以后,在报纸上我看到安徽电大关于网络学院招生的宣传后初步了解了高校网络学院学院学历教育的相关内容,我也首次在那里认知了奥鹏教育服务体系。记得在开学典礼的老师关于"奥鹏"的喻义让我至今难忘:奥鹏是open的音译,喻为开放教育,online在线,于是openonline这个网址便牢牢记在我的脑中,同时奥鹏"网聚名校名师,展翅飞翔"的志向也让激动。于是我选择了奥鹏这个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进入东北财经大学网络学院进行学习。 初入网络学院学习,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大家都表示不仅要在专业上有所提升,同时也要成为网坛高手。我们成立了虚拟班级,推荐了班干部;注册、选课、听课、作业,这一切好象让我们又真正回到了学校的生活。在这个虚拟校园中我们结识了新同学、老师。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生活揭开了我人生旅途新的一页。 最初的学习我很努力,除了听课件、看书、做习题以外,我也积极参加网院组织的一些答疑活动,学会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记得在学管理学的时候,我以自己是一名分公司的中层干部如何做好管理工作为案例提出与老师讨论,得到了老师的指点,在实习理论的同时也在丰富了自己的实践手段和水平。 在学习中我也是一名不"安分"的人,记得在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我们等待焦急地等待学校的分数通知,可是分数却是迟迟不能下来,于是我便在学生论坛上不断地质疑:是奥鹏在组织上出问题了吗?有一次我论坛上提出了言辞很激烈的话。"雪睛"老师呢就把我的话从论坛中删除掉,我的话便更激烈了。后来"雪睛"老师主动打电话来沟通,解释原因,我很感动。我的联系电话是手机,老师主动考虑到话费问题,又重新给我打固定电话来沟通。也许是这种小事见真情。我与"雪睛"也有了一种不打不相识的感情。是她让我们明白了要把网院建好,需要我们每个人把它当成自已的家去呵护。从去年到今年我从奥鹏网站的建设中看见不断成长变化的历程,当你隔几日打开网页的时候都会有全新的东西在吸引你,感染你。教学手段也不断进步,答疑从最初的文字交流变为语音实时交流。让我们与老师拉近了时空距离。 师生的近距离交流可能更是网络学院学生的渴望。04年的夏秋之季,东财网院的杨青院长到安徽考察工作,我也有幸参加学习中心组织的座谈会。在会上他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网院文凭的含金量。他告诫我们学习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好。他说他30多岁还在背新概念英语,可他在国外能流利用英语和别人交谈。我很羡慕他,我也很钦佩他,我希望杨青教授的这种精神能一直激励自已。 网络学习在时空分离的过程中给了我们学习时间的自由安排,可却也失去了种种约束。这也就要求我们更自觉地去学习,脚踏实地从点滴学起。在学习中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我桌上的台历写着这么一段话:"与其使人同情不如使人羡慕,与其使人羡慕不如使自已内心踏实"。我坚信惟有不断地付出才有成功的未来。我愿在借助网络、使用网络去实现人生的梦想。我愿在网络的海洋中与名师好友交流、去涉取知识的精华。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