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市场研究|资源中心远教厂商企业培训专家专栏行业媒体国际远教BBS
本篇票数: 106  
  返回列表
我与网络的不解情缘
张英杰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如果人们把不识字得人说成是文盲,多数人都能认同。但是当人们把不会电脑不懂网络的人说成是科盲,可能这些人便难以接受,认为虽然我们不懂电脑,但是不等于我们不懂科学知识,这样的说法未免有点过激。可曾知道,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高科技的教育革命兴起,人们的知识和信息需求总量也在急剧增加,知识和信息逐步演变成为新的资本与财富。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革命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是其他东西无法代替和比拟的,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富国强民、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知识,是终身学习接受继续教育必修课,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信息,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增强竞争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同国际接轨。
  中国的教育现在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载体,网络是知识的源泉。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深懂得接受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我深切的感到:"如果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就不能作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我成长学习的年代偏偏又赶上十年动乱,学到的知识可以说是少的很。一九七八年师范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一双双纯真无邪渴求知识的眼睛,使我感到:"教师工作的需要,农村教育的需要,自己知识的贫乏,要想不负众望,需要我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干好本职工作,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当时师范毕业的我在学校里也可以算作是一个人才,领导给工作压担子,广大学生家长对我寄予深切的厚望。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刚毕业的学生再出去脱产学习是不太可能的,于是,我们几个住单身的小青年如饥似渴的参加了大专的函授学习。当时边工作边学习,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觉得非常充实。转眼间一学期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学生的爱戴,自己身上好像有永远也使不完的劲。遗憾的是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父母双亲体弱多病,由于要照顾年迈的双亲,我调动了工作,由县里调到市里、由一所中学调入了一所全托幼儿园,工作的调动,全托幼儿园工作时间的限制,教育对象的变化,再加上当时园领导的管理理念以及对幼教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师在职进修从时间上并不予以支持,领导片面的认为中师毕业干幼教学历达标,根本不需要再去参加学习。在领导不予支持的情况下,自己也已经步入了结婚、育子阶段,继续学习的热情一落千丈,停止了、退缩了、半途而废了,向困难交了械,主动放弃了学习的黄金年代。稀里糊涂、庸庸碌碌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大好时光。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分配来一拨又一拨的小青年,看到他们像我当年一样如饥似渴的参加各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等学习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我的心里感到隐隐作痛好不是滋味,暗自掉泪,时时抱怨我为什么就没赶上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学习机会,这样的领导。然而当我想起青春一去不再复返,且不管我愿意不愿意,皱纹和青丝在向我亲近,年近五旬的我时时刻刻都梦想着回到青年时代,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甚至想到了再次接受学历教育,把早逝的青春夺回来。
  这个想法一直困扰这我,同时也激励这我,我并不服老,我固执的认为:"只有知识才是唯一的青春美容剂,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才能使人永远年轻"正在我极端的困惑与渴望学习的时刻,我的孩子洞察到了我的心思,决心化解我的困惑与烦恼,于是他鼓励和支持我学习计算机接触英特网,学习的初期我曾遇到了不少困难,又遭遇非典时期不能出去学习,我只能用我刚刚学会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和孩子交流,他通过发邮件给我指点迷津,破解我在学习中的难题,远在千里之外孩子通过互联网就能帮助我学习,使我化解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直之走向成功。与此同时我还用我已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辅导了由于非典时期不能参加培训班学习的两位同事学习计算机,使他们在非典后九月份的职称计算机考试中取得了好的学习成绩。看到同志们和我一起学习、进步,我感到我还不老,还可以继续学习,圆我青年时代的梦。网络的神奇,计算机的重要。网络知识的浩瀚,进而使我学到了迷恋状态。我感到时时都离不开计算机与英特网。从此我找到了新的学习途径,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园教研组内订阅的那一两本幼教书籍,我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我想知道的信息,学习我想学到的东西,学习全国各地的幼教先进经验,接受专家专题指导。并且通过这些载体同样可以实现我接受继续教育的梦想,使我多年的理想变成现实。我常常感叹,为什么这么好的学习途径我今天才了解,接受学历教育这个想法在数年前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幻想,可是在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得今天,计算机、互联网为我们搭起了通往理想的桥梁,能够使理想变成现实。只要我们去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现在虽然还不是哪一所网络学院的学员,但是我想我将来一定会是的,我接触网络的时间不长,懂得的知识也很少,但是我确实是网络的受益者,当我看到这次征文活动时,心情特别激动,我特别想把我的亲身体会与经历告诉大家,主要意图是想用我的体会与感想昭示与我同龄的兄弟姐妹们,让他们也知道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传媒与载体,通过它可以忘却年龄,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实现我们的理想,圆我们青年时代的梦。我最想说得一句话是"网络能改变我们的人生,网络能使我们永远年轻,如果说美容院能让人们的外在美青春常驻,而知识的不断获取却能使人们的心里世界永远年轻"。 【奥鹏杯"我与网络学习"全国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征文选登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协办)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保证此作品没有在其他任何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发表过。我同意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无偿刊登此作品并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一旦其他媒体决定刊用,我将及时通知中国网络教育网chinaonlineedu.com。
 
转载以上文章请注明出处!

 
 相关评论
  以下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hxp  发表时间:2005-2-15 21:04:57
你是一个要强的人,由于诸多原因错过了大好的学习时机,甚为可惜!我有同感。
同时你有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好羡慕。
 IP地址: 218.93.117.★

 
 发表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作 者:  
         
  邮 箱: (不公开显示)  
         
  内 容:(不能超过800个字节)  
   
  当前字节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网上农大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石油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师远程研修网
人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宏志网校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88号现代城A座2604 邮编:100022 
电话:010-85806056\85804383 传真:010-8580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