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经验

县乡农村教育一线与现代远程教育,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能够将两者成功结合起来,的确引人注目。三年多来,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面向榆林地区县乡农村一线教师,进行了16个专业、3个学历层次的远程学历教育,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的农村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多方面良好的成效。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距离西安500多公里。全市辖1区11个县,其中有6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就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而其对于当地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从函授到自考,在这里曾经推广应用过的教育模式不算少,但是最终能够大规模开展培训的还是陕西师范大学推进的网络教育。为什么现代远程教育能如此迅速广泛地在陕北的榆林大地上生根发芽,获得学员的认可?本刊记者驱车一千多公里的实地探察给出了答案。……[详细内容]


  本刊记者 李节/西安、榆林报道

面对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和数字鸿沟,面对以乡镇为主体、居住分散、网络设施基础差、学习环境差的西部农村现实,应该如何处理好技术保证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
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的农村模式  
 

  2006年4月,记者得知,陕西师范大学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积极为西部县乡农村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了解,教育部第71期简报报道了此事,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从2002年秋季开始与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局合作,在榆林市开展了“面向县乡农村一线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进行了16个专业、3个学历层次的远程学历教育。截至2006年春季,三年多来,共计有近10000名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学习,覆盖榆林地区全部12个县区,占到了榆林地区教师总数的32%。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在榆林成人学历教育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县乡农村一线和现代远程教育,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能够将两者成功结合起来,的确引人注目。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距离西安500多公里。全市辖1区11个县,其中有6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就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而其对于当地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按照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学历的要求,小学教师要达到中师学历,初中为大专学历,高中为本科学历。而在2002年的时候,榆林全市农村和乡镇中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9.6%,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1%,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7.5%。三个指标均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但三年后的2005年底,以上三个数字则分别变成了91.4%、98%和73%,其中,榆林小学和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三年的努力,榆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工作一跃名列陕西省第四位。这个变化十分令人瞩目。

  陕西省教育厅师资师范处张宏民处长评价说,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教师学历教育,服务到基层,送教下乡,走在了省教育厅的前面。预计陕西省在2006年还将有2万名中小学教师需要提高学历,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的远程学历教育,将是省教育厅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2006年4月中旬,记者在陕西历时六天,行程一千多公里,实地走访了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及其设在榆林市、定边县和米脂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外学习中心,实地探寻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的榆林经验。

  榆林位于陕西最北端。地处毛乌苏沙漠的边缘,北京今春的沙尘暴,就来自毛乌苏沙漠。从西安到榆林,我们开车走了10个小时。一路上,从关中平原到陕北黄土丘陵,记者经历了地貌和物候的双重变化,从满目绿色、梧桐花盛开到黄土沟壑,植物刚刚苏醒。

  车到榆林时,已经晚上七点半。从车窗望出去,可以看见一小片黄沙,风将沙子吹起来,有点像沙尘天气。王家卫选中榆林拍摄他的《东邪西毒》,正是看中了榆林的沙漠。因为采访时间有限,这次记者并没有见到大面积的沙漠。

  第二天,采访完榆林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天上居然飘起了雪。温度降到了零下五度。从西安到榆林,一天一夜的时间,我们仿佛是从夏天走到了冬天。

  榆林天气的寒冷,与西安形成对比。天气的变化似乎在帮助记者加深对西部远程教育的印象。交通不便,天气恶劣,如果没有远程教育,教师要想出门求学实实在在要面临很多物质上的难题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漫长的旅途和地域的广大,让记者亲身体会到在西部边远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详细内容]


地域分散和交通不便的弱点,恰恰可以用网络教育的优势来弥补。

定边县网络教育纪实   
本刊记者李节/定边报道

  在榆林市所辖的11个县当中,定边县位于最西边。因为发现了石油,定边的经济比往年好了许多。我们从榆林走高速公路,行程200多公里,花了两个小时。沿途看到大片盐碱地,一个沙包连着一个沙包。当地人在盐碱地上种泡桐和一种树枝往上长的柳树。树木稀稀落落,只偶尔可以见到连成一排的。一路上,过往的汽车少得可怜。与记者同行的榆林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张朝阳介绍,当地的车,包括长途汽车,一般是不会走高速路的,一是90元的收费太贵,二是走高速就不能沿途拉客。

  可以设想一下定边的农村教师到榆林市区的旅途。首先,学校离定边县城一般都有几十公里,没有公交班车,一般是坐机动三轮或拖拉机,到了县上再到榆林市区还有二百多公里,走过去的老路,走走停停,又有大半天的时间耗在路上了。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记者想像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榆林市教育局助理调研员樊小兵告诉我,在今年三月份的统考中,因为考点设在地市所在地,定边农村学校的教师要到榆林市区的考点来参加考试,他从所在学校到榆林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漫漫长路。

  地域分散和交通不便的弱点,恰恰可以用网络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定边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苏新军说,有了陕西师大的网络教育,教师不出县就能看到陕西师大的教授是怎么上课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面对面。……[详细内容]


记者观察  

 

 
困难和问题不是某个地方独有的,有些困难的解决,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西部农村整体经济条件的改善,有些问题则是网络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
榆林经验凸现“西部难题”                              本刊记者李节/文

  没有人会否认,现代远程教育是农村偏远地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绝佳手段。但是在没有计算机和网络的地方搞现代远程教育,即使“绝佳的手段”,似乎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陕西师范大学的网络教育通过创新方法与特色服务能够在榆林县乡农村第一线开展起来,几乎就是创造了一个神话。

  榆林农村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普及率极低,具备上网条件的农村教师也是微乎其微。榆林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通过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的基层组织,多方动员,自力更生,成功开展起现代远程教育,让我们看到了在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但是,在榆林农村记者看到,那里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困难和问题不是某个地方独有的,有些困难的解决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西部农村整体经济条件的改善,有些问题则是网络教育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详细内容]


全县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历水平,都要靠教师进修学校提升。现在,这里是“米脂的师范大学”。

  
米脂教师进修学校“转轨”之路
本刊记者李节/米脂报道

  清代的古长城从东向西斜贯而过,将榆林的地貌截然分为南北两块。北部是风沙草滩区,南部则呈现出黄土丘陵沟壑的地貌,一片黄土地风情。

  近几年,榆林北部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北部六个县的经济相对较好。据当地人介绍,榆林北部的神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就相当于南部六个县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米脂县就处于榆林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没有能源型经济和大型的工业企业,农作物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县2005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一千万元。近年来,“米脂婆姨”逐渐成了品牌——发展家政服务业。

  从榆林市区开车到米脂,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米脂县教师进修学校。这是一个干净而安静的院子,由三面建筑围合而成。背靠一座黄土山,就是典型的黄土丘陵。一座综合教学楼,一座后勤生活楼,两栋楼相向而立,中间是一排窑洞建筑。与米脂进修学校一墙之隔的,是大成殿,为陕西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穷地方总要先算经济账。米脂县教师进修学校高文军校长对记者说,有了网络教育,教师不用出县城,不用脱产,经济实惠。而且,米脂教师享受的教育资源与城里是一样的,相当于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虽然米脂教师进修学校不具备高校的办学条件,但通过开展网络教育,与高校上挂,开展服务性工作,使得农村教师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到高校的课程资源和服务。学员可以边上班边学习边拿文凭。

  米脂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网络教育三年多来,从寄人篱下到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经济上从几乎一无所有到现在小有收益,所走过的道路值得深思。……[详细内容]

 


深度访谈
将现代远教触角伸到县乡一线——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赵彬教授专访  

本刊记者李节/西安报道

  用数字说话

  记者: 根据陕西师范大学的办学宗旨,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定位是怎样的?

  赵彬: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从1944年建校至今,陕西师范大学始终把为基础教育服务,特别是为西部地区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中心任务。

  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陕西师范大学对西部实际和学校定位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说学校面向西部实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校地处西部,坚持为西部基础教育服务,是我们一贯坚持的方针,这是我们的责任;二是相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尤为薄弱,尤其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因此,在2002年6月,成立网络教育学院的时候,我们就确立了“为西部服务,为在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为西部地区,特别是陕西省基础教育服务,一直是我校网络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目标。网络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可以用“三个坚持”来概括,即坚持服务西部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在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定位,坚持网络教育与校内传统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详细内容]




中国网络教育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86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