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记者得知,陕西师范大学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积极为西部县乡农村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了解,教育部第71期简报报道了此事,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从2002年秋季开始与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局合作,在榆林市开展了“面向县乡农村一线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进行了16个专业、3个学历层次的远程学历教育。截至2006年春季,三年多来,共计有近10000名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学习,覆盖榆林地区全部12个县区,占到了榆林地区教师总数的32%。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在榆林成人学历教育中占有了绝对的优势。县乡农村一线和现代远程教育,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较大的落差,能够将两者成功结合起来,的确引人注目。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距离西安500多公里。全市辖1区11个县,其中有6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就是在这样一个典型的、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而其对于当地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可替代。
按照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学历的要求,小学教师要达到中师学历,初中为大专学历,高中为本科学历。 而在2002年的时候,榆林全市农村和乡镇中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49.6%,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5.1%,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7.5%。三个指标均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但三年后的2005年底,以上三个数字则分别变成了91.4%、98%和73%,其中,榆林小学和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过三年的努力,榆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工作一跃名列陕西省第四位。这个变化十分令人瞩目。
陕西省教育厅师资师范处张宏民处长评价说,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教师学历教育,服务到基层,送教下乡,走在了省教育厅的前面。 预计陕西省在2006年还将有2万名中小学教师需要提高学历,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的远程学历教育,将是省教育厅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
2006年4月中旬,记者在陕西历时六天,行程一千多公里,实地走访了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及其设在榆林市、定边县和米脂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外学习中心,实地探寻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的榆林经验。
榆林位于陕西最北端。地处毛乌苏沙漠的边缘,北京今春的沙尘暴,就来自毛乌苏沙漠。从西安到榆林,我们开车走了10个小时。一路上,从关中平原到陕北黄土丘陵,记者经历了地貌和物候的双重变化,从满目绿色、梧桐花盛开到黄土沟壑,植物刚刚苏醒。
车到榆林时,已经晚上七点半。从车窗望出去,可以看见一小片黄沙,风将沙子吹起来,有点像沙尘天气。王家卫选中榆林拍摄他的《东邪西毒》,正是看中了榆林的沙漠。因为采访时间有限,这次记者并没有见到大面积的沙漠。
第二天,采访完榆林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天上居然飘起了雪。温度降到了零下五度。从西安到榆林,一天一夜的时间,我们仿佛是从夏天走到了冬天。
榆林天气的寒冷,与西安形成对比。天气的变化似乎在帮助记者加深对西部远程教育的印象。交通不便,天气恶劣,如果没有远程教育,教师要想出门求学实实在在要面临很多物质上的难题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漫长的旅途和地域的广大,让记者亲身体会到在西部边远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