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中心│ │ 资源中心远教厂商培训考察网上书城杂志订阅市场研究行业媒体国际远教
论坛远教沙龙群 英 会案例分析名家评论人物专访专家专栏2006 历届大会:05' 04' 03'网友投稿
欧洲跨国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迅速
泰国农村的非正规高等教育
GRE网考因网络环境问题被取消
美国:网上教学盛行 有喜亦有忧
适应未来时代 网络学习成美中学教育新趋势
网上开博客成美国大学校长新时尚
尼日利亚现任总统进尼日利亚国家开放大学就读
英国: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并行
数字教科书风靡美国
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规划揭晓
利比亚为百万儿童购买电脑
印度网上远程家教风靡英美成热门职业(图)
德国大学生用MP3听课
欧洲研究显示当前数字化学习状态
欧盟酝酿高等教育制度改革

 

 

 

 

 

新 闻 >>
  行业动态 行业观察 会议信息 海外传真


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规划揭晓
2006年10月16日
 

  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曾经期许,这份报告的意义可与开创赠地学院的《毛雷尔法案》以及二战后为退伍军人支付大学费用的《退伍军人法》相提并论。如今,报告的提交者、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的成员声称,“如果建议能够执行,该报告将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报告之一”。

  2006年9月19日,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在历时一年的调查研究之后,向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提交了一份旨在规划未来10年至20年美国高等 教育走向的报告:《领导力的考验———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规划》。 

  报告指出,尽管高等教育一直令美国引以为自豪,但是却没有做好准备应对学生日益增加的多样性和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美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盲目自大的危险之中,“当教育对于国家繁荣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其他国家正在超越我们”。 

  总结这份报告为美国高等教育描绘的蓝图,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即“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所谓进得来,是指未来的高等教育敞开大门,消除对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限制;“留得住”,是指让进入大学的学生能够负担得起大学生活所需要的费用;“出得去”,是指注重大学的教育质量,让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结果,今后能够立足社会。 

  委员会提出了六项改革建议,包括:

    1.做好学生的入学准备工作,向更多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使更多学生能够接受并且负担得起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2.整个学生资助体制应该简化、重组,建立激励机制,更好地管理资助经费和对工作进行评估。 

  3.高等教育系统应大力提倡“清晰化、透明化”,辅以大学各项信息数据的更新和公开。应加强对学生学业的重视,发展一套以教育结果为重点的大学评估认证机制。 

  4.大学应保持持久的创新能力,不断进步。 

  5.联邦投资应集中用于事关美国全球竞争力的领域,如数学、科学和外语。 

  6.发展终身教育策略,充分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对每一个美国人未来的重要性。 

  美国有34%的25岁至29岁白人青年获得学士学位,而同一年龄段黑人青年的这一比例为18%,拉丁裔青年仅为10%;60%的25岁至64岁美国人口不具备中等教育后文凭。 

  大学应该让学生进得去 

  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由于学业准备不足、缺乏信息、以及一直存在的经济阻碍,大学对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存在限制,“为了敞开高等教育的大门,我们必须更好地教育我们的学生,帮他们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在中学阶段就要有一个高起点”。 

  报告建议,各州应该采用能够让所有学生做好升学准备的高中课程;努力按照大学和雇主的期望培养高中生;鼓励大学与初高中长期合作,帮助学生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 

  各大学应该紧密与中学合作,确保中学师资训练有素,中学课程与大学需要一致,清楚升学考试标准;扩展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项目。 

  各州和大学应该共同发展早期评价考试,尽早明确高中学生是否在升学的轨道上;扩展高中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的项目、双重注册项目、“成绩分班考试”(爱普)以及国际文凭项目,让高中的最后一年变得更有价值。据悉,爱普考试和国际文凭项目都是为高中生提前接受大学教育而设计,特别是国际文凭项目,为16岁至19岁具有高度学习动力的中学生设计大学预科课程,因其卓越的教育品质被国际认定为精英教育的典范,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青睐。 

  委员会给联邦政府的建议是,重新修订“国家教育进步评价考试”(NAEP),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升学或就业取向。 

  委员会还建议企业应加强与高中、大学的合作,通过针对大学组织活动、为大学提供学术支持以及帮助大学进行规划、提供经济援助等方式打破与大学之间的隔膜。 

  从1995年至2005年,公立四年制大学的学杂费上涨了51%,私立学校涨幅达到36%;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率降至20年来最低 

  大学应让学生负担得起 

  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报告指出,当前美国的财政资助体制混乱、复杂、低效,并且常常无法直接给最需要的学生提供资助。随着学费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学生被挡在高校之外,或者为了上学而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报告提出,学费的不断增长远远超出了通胀率、医疗保健开支以及家庭收入的增长。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佩尔助学金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50%,但是资助系统仍然迫切需要改革,“我们必须改进工作,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准备、计划和负担大学生活”。 

  对高等教育费用负担问题,报告从两方面给出建议,一是改革目前的学生资助体制,二是降低高校开支。 

  报告建议对当前美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为此,联邦政府应该提高佩尔助学金额度,从目前的占学生学费48%提升到70%。合并不同的联邦拨款项目,简化资助体制。改革目前的“联邦学生补助”申请过程,缩短并简化目前使用的申请表格。 

  联邦、各州的政策制定者以及各大学应该重新调整各种学生资助项目,增加以需求为基础的资助款项,提高在学率和毕业率,减轻学生债务负担,减少可能刺激大学提高学费的举动。尽早为学生提供信息,让他们清楚自己是否符合申请资助的条件。改变目前进入大学后才能申请资助的被动方式。 

  对于高等教育费用的降低,报告建议,大学应该提供有关开支及价格信息。树立提高大学生产力及办事效率的目标。例如,五年之内将学费增长控制在中等家庭收入增长幅度范围内。各州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激励,鼓励大学减少开支、提高教育质量、接纳更多低收入家庭学生。通过经济手段,促使大学降低人员耗损并提高学生4年按时毕业率。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应制定政策,对既能做到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教育,又能降低开支的大学给以经济奖励。同时重新回顾为大学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减少甚至取消不必要的要求。 

  美国高校成就水平已经在主要工业化国家排名中降至第12位;大学毕业生中具备散文阅读能力的人在过去十年间从40%下降到31% 

  大学应提供高质量教育 

  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认为,目前美国的大学不能提供清楚、详细、公开的信息,包括大学经费开支及大学发展状况的可比较数据。由于目前的数据系统非常有限和不足,政策制定者很难从教育内部渠道获得有关学生进步的有效信息。而信息的缺乏又以学生学业成就方面的信息为重点。这反映了美国大学对于学生教育结果和质量的忽视。 

  报告指出,在信息时代,向学生、家长及决策者提供清楚、详细、可比较的大学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报告建议联邦政府,在确保隐私不受侵害的前提下,为全国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跟踪其进步情况。建立用户本位的高等教育信息数据库,让学生、家长、政策制定者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各种可比较的各大学信息,如录取信息、费用、毕业率、学生学业成就等。政府应要求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公布各高校年度收支报告。联邦政府应提供资金,以供各州收集公立院校学生学业成就数据,进行跨州比较。鼓励大学通过“学术能力和进步评价”(MeasureofAcademicProficiencyandProgress)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就,并资助各州、高等教育机构共享和交换信息。向学生和公众公布上述信息。将每十年一次的成人读写测试周期缩短到每五年一次。 

  对于大学的创新能力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报告建议,联邦政府应该增加“改进中等教育后教育基金”,基金重点用于教学和学习方法革新的研究,例如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组织科学。加强美国教育部、能源部、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美国宇航局的合作,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创新。鼓励各大学开放资源和教学内容,各学校、各学科及整个教育领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报告指出,美国应增加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特别是一些重点领域,如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保育、生物制药等。美国应努力培养急需的外语人才。 

  改革美国移民政策,让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留学生更容易获得绿卡。在签证面试时取消让学生证明自己毕业后不在美国滞留的要求。 

  报告还建议各州及各大学应加强远程教育建设,惠及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及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学生资助体制应涵盖转学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统一各大学之间学分转换标准,避免学生因重复修读课程而延误毕业时间。 

  一位委员会成员拒绝在报告上签字,舆论对报告褒贬不一,却不能阻止教育部长制定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的决心 

  社会舆论热议“报告” 

  这份报告凝结了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一年的心血。该委员会由美国联邦教育部任命,于2005年9月成立,其任务是对美国高等教育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就今后的发展和改革提出政策建议报告。委员会由来自高等教育界、工商界和社会其他方面的19人组成。委员会成立后,共召开了5次全体会议,广泛听取了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意见,研究报告四易其稿,最终形成正式报告提交联邦教育部。 

  报告的公布引人瞩目,大多数人对此表示了关注。有关评论认为,“这份报告提醒了人们盲目自大的危险,呼吁改革之风席卷高等教育,忽视这份报告的重要性将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美国弗吉尼亚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戴维·布莱尼曼说:“报告推动了高等教育领域对话的开始。”报告的重大意义自然不需多说,但对它的批评意见也此起彼伏。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改革学生资助体制的建议,人们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疑问:“政府到底应该增加多少拨款?应该合并哪些资助项目?”美国学生资助机构负责人表示:“没有具体建议,我们的改革根本无法进行。”也有人批评说:“让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正是我们每天都在为之努力的工作,根本无须报告多此一举的建议,报告中很多内容无非是些陈词滥调。” 

  “不花钱,却想办事”是对报告建议最多的批评。额拉姆大学校长道格拉斯·贝尼特指出,报告只提出“重组”学生资助项目,实际上却没有增加用于学生资助的经费。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校长马丁也认为,“发展科学和数学学科需要经费支撑,但是报告却未涉及”。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弗兰克·罗迪斯。 

  另外,对于“对大学生进行学业成就测试”、“对各大学学生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统一收集各大学数据”等建议,也被认为是“一刀切”政策,忽视了大学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反应最为激烈的莫过于拒绝在报告上签字的戴维·瓦尔特。他是美国高等教育游说机构———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曾经是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19名成员之一,但最终在报告上撤回自己的名字。他批评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的报告用“错误的危机意识”误导人们,高等教育面临多头领导。他也认为报告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企图用“一刀切”的办法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他说:“高等教育需要改革,但是我们需要正确的改革、无害的改革。” 

  尽管批评之声不断,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仍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公布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1.加强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前的准备工作。将仿效基础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一些做法,推进高中大学预科和预修课程的建设,加强高中教育的绩效评估。 

  2.增加以需求为基础的大学生财政资助,完善有关制度,简化大学生申请资助的程序。 

  3.建立大学生学习状况数据信息系统,提高高等教育的透明度,加强绩效评估。为此,联邦教育部将拨专款给学校和地方政府,用于收集和公开数据。 

  有评论指出,教育部长推出高等教育改革议程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如果无法得到国会和政府的支持,单凭她一己之力能够推动这场规模宏大的高等教育改革吗?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的这份报告是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里程碑,还是会在不久之后束之高阁、销声匿迹?这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资料来源:美国《高等教育纪实报》、美国教育部网站、《美国高等教育信息》) 

相关评论
以下所有评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目前没有评论。欢迎发表个人观点!
帖  第 / 页  
 
 发表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本站保留删除攻击具体个人与单位的留言的权力。
 
作 者:
 
邮 箱: (不公开显示)
 
内 容:(内容要少于500个字符) 目前字符:
 
网站地图 工作机会 友情链接 团队风采 在线调查 广告服务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中心大楼11层1107室 邮编:100081 
电话:010-58840286 传真:010-5884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