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安排和工作人员
下面列出的是实施一个开放课件项目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他们需要的工作人员取决于开放课件项目努力实践的范围和大学已能提供的支持服务。有时可能多个功能角色可以整合为一个职位,而对于一个大型的实施项目而言,一个功能模块就需要多个工作人员。项目的组织机构可以选择把某些功能模块包给外界的供应者或生产者以缩减开支。
实施一个开放课件项目包括的主要功能模块:项目实施的领导和整个项目的管理
;工作职员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课程内容转化、制作和发布;知识产权清晰化(检查、清理、确认)和取得授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及实施;沟通和推广;评价和评估。
四、发布流程
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媒介)开放发布课程资源需要考虑的因素超过了面向课堂教学准备资源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最主要考虑的就是“情景化”(去除无关的数据,例如教室位置、增加情景细节,以形成一门课程),添加元数据(支持在线搜索和实现其他功能),知识产权的清晰化(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期望有一个“统一视觉风格”的浏览界面,所以这些资源还需重新按照标准的模版再设计处理。
发布流程首先是规划和确定课程“流水线”上的优先次序,然后获得课程内容(使用原始资源通过课程网站,或是通过课程管理系统获取),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化,为不同知识点添加上下文情景化信息,添加元数据,按照课程发布模版修改资源的格式以符合标准模版、进行初步质量保证的评价、发布到开放课件项目的网站上。
五、知识产权和授权
关于资源的知识产权问题可能使人退缩,但是它也是可以控制的。对版权问题相关细节和机制了解不多者,OCW How To网站提供了一个“开放课件项目贡献捐助者知识产权和版权指南”,它最初是作为MIT教师和MIT OCW工作人员的工作手册。开放课件项目的知识产权需要考虑以下方面:取得教师或其他贡献者的许可,把资源发布到开放课件项目的网站上;清除(或移除/替换)即将发布的资源中嵌入的第三方内容;授权开放课件项目终端用户使用许可权,和开放课件项目理念相一致,允许他们非商业教育用途的条件下使用、重用、修改或传播这些资源。
六、对使用者的支持
对使用者的支持提高了资源对用户的价值,也体现了OCW资源的价值。因此实施开放课件项目需要处理来自终端用户对支持的需求,并做好项目组内部的组织,设计实施流程及支持这些工作流程的技术基础设施。
开放课件项目的网站需要提供一个渠道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或提出的问题,如用户询问的类型,如何使教师免于直接的、不易控制的联络等。
开放课件项目组内部的支持需求和任何系统的实施需求相似,包括运行过程,如网络支持、备份和意外灾难恢复,硬件和软件的维护,用户的桌面支持,应用和技术支持等。
七、沟通和推广
开放课件项目体现的是一个崭新的理念,它要求从一开始就认真关注怎样沟通和推广。内部沟通需关注怎样使目标受众建立认识,大部分沟通是处理数量庞大的来自使用者的反馈和问题。下表提供的是通过几个例子表明沟通的范围和需要的投入。
八、技术基础
不同的组织机构实施开放课件项目对技术基础设施的要求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资源发布资源的目标;学校现有的技术基础设施,已经形成的资源发布流程,发布的时间规划(短期或长期发布),使用对象的数量及地理分布,财政预算等。
开放课件项目的技术基本架构包括不同的组成部分,如建立课程网站和文件转换的桌面工具,网络著作工具,工作流程管理工具,元数据获取和发布工具(通常是用户定制),内容分段传输工具、内容发布基础设施,内容对象存储库(文件存储、版本控制、数据库等),搜索引擎等。需要的工具类型和复杂度取决于开放课件项目实施规模的大小。
九、评价和评估
评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跟踪开放课件项目资源的有用性和可用性,确定发布流程的效率,将有助保持项目特性,提高资源和服务的质量,有助于明确长期战略的方向,保持开放课件项目随着时间推进沿着既定方向不断发展。
2.测量使用情况,显示出开放课件项目的影响,有助于形成共识,扩大开放共享运动。
OCW建议较早设计评价策略,确定适度的测量评价节奏、测量工具、测量的流程,在开放课件项目设计伊始就整合进来。
十、成本
为开放课件项目设定的目标和组织的现状都是要考虑的因素,例如课程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学术支持体系和技术支持系统等都将影响到成本。
开放课件项目的成本要素包括:课程资料获取、格式转化和发布;教师及职员安排和部门协调;安排职工进行课程登录及格式转换,包括编辑、格式化、元数据标记;职员参与的激励机制;资源的知识产权清理;设计IP(知识产权)清理的流程;替换;硬件和软件技术;硬件和基础设施;内容获取和制作软件;内容发布和发送;终端用户支持;测量软件。
1.发布课程的类型和数量,当前这些课程使用资源的格式。
2.已有的制度、运行体制和提供的服务,及可为开放课件项目提供支持的能力。
3.时间规划,如短期内逐渐展开,还是集中大规模启动。
可能存在多个替代性策略应对来自成本的挑战,如和其他院校合作或和组织其他项目一起开展工作以降低成本,尤其是涉及到支持整个发布流程需要的技术和服务。考虑把那些不关涉战略的、劳动密集型的任务外包给可适度降低成本的合作者。
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知名的传统高等教育院校,由其发起和实施的MIT OCW项目为开放课件的理念做出了首次尝试,也是麻省理工学院在网络时代进行反思和变革的重大调整,体现了大学对自己社会责任(研究、教学和服务社会)的认同。通过MIT OCW这份执行总结报告,我们可以看到MIT实施的课件开放项目是一个卷帙浩繁的大工程,涉及到理念共识、战略规划及决策、技术平台、资源标准化、人员配置、保障机制、沟通和反馈、测量评价、应用推广、研究支持,并通过报告证明了它是一个具有效率、效果和效益的实践模式。
它着眼于如何从学校组织现有的人员、硬件基础设施、已有课程资源数字化程度、资源的知识产权、发布项目的规模必须考虑的成本因素等细节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它不仅仅是一份执行报告小结,更是一个项目实施的典型范例,也是一个具体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MIT OCW的实践表明,整个项目的实施尽管面临很多关键挑战,如理念认同、成本控制、知识产权的困扰、资源发布的流程设计和执行效率及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但正如报告所言,这都是可控的。执行总结报告集中体现了MIT项目近四年来对开放课件的认识和实践。
OCW项目实施中涌现出具有MIT本土特色的经验,如其项目执行主任Anne H. Margulies女士所总结的那样,“明智而有远见的决策,反应迅速、专业化、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协调,流程化、高效而友好的发布流程,采用了可靠的、可放缩的技术架构,标准化的、统一的内容组织和呈现风格,关注效率、效果的评价和测量”是项目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当然也有MIT富于创新和变革的传统,及MIT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在世界上的工程、科学领域享有盛誉,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等积极因素。
MIT OCW项目所取得的经验对于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对于其他高等教育学校、组织或其他机构是一个良好的启示,对于酝酿做类似于开放课件项目理念项目的院校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们欣喜地看到,MIT OCW首倡的开放课件的理念也得到全世界诸多国家和区域团体的响应,有的正启动或酝酿启动类似的项目。OCW倡导的潮流正在引导网络时代大学进行数字化变革,实现创新和变革、实践服务和回馈社会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丁兴富,王龙.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评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4(10):74-78. [2] OCW HowTo HomePage."Opencourseware How To" Web site.[DB/OL].http://ocw.mit.edu/OcwWeb/HowTo/index.htm [3] Anne H. Margulies.Implementing Opencourseware: Executive Summary.[R].[DB/OL]. http://ocw.mit.edu/NR/rdonlyres/766326E9-7812-4748-B3AD-E486979A80A2/0/1ExecSummary.pdf [4] Anne H. Margulies. MIT OpenCourseWa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DB/OL].Slide:32
作者简介:王龙,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远程教育研究所(100037)。
|